月是故乡明
看着这个标题,说不出的亲切。是多少次看过这样的题目了?我已经记不清楚了。
小时候,很傻,傻乎乎的。妈妈说,哎,不能用手指着月亮。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样子你会受到惩罚的。还有人说,你不能在月亮底下骂人。咦,难道月亮是天使?知道我在月亮底下骂人会遭到报应吗?不过,长这么大,还真的没有试过在月亮底下骂人。后来,当某人了解我的志向的时候说,哦,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偶随口一句,偶要月亮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某人居然马上扔一句——猴子捞月……,彻底倒地ING
。。。。(此处略去N字,N行,观众自动忽略)
嫦娥奔月,牛郎织女,这些神话传说,让偶在抬头望天的时候,对月亮有了一份好奇。以至于呆呆地望,望到那弯弯曲曲的线条,隐隐约约的月影,想要模拟出月宫那迷人的模样。
从来没有看过故乡的月亮,也许住的不是时候吧,太小的时候,不懂月亮是什么。长大了,再也没有在故乡久住过。故乡的风景,只在童年的作文里一点点回忆;故乡的人,记住了乡音,却忘记了模样;故乡的事,只能从父辈嘴里流淌。
只记得,带着细细的仿玉手镯,跟妹妹、妈妈一起在楼顶天台上席地而卧,望着那满天的繁星。看得脖子发酸,手上的镯子也不知道掉哪里去了,醒来却发现,不知道何时“梦游”到了小小的屋子里。
只记得,05年,跟妈妈回外婆家。当我们一群人离去的时候,那泥黄的老屋,隐约的青砖,陈旧的木门,两位面容清隽的老人,向我们挥手道别,白发在风中颤颤,那一幕,竟然是外公留给我的最后一面。
清明回乡,在冷寂的山间栖息,在建的老屋里堆满了木材,石渣,纷纷小雨,湿润了偶们的天花板,和泥泞的祭祖路。如此恶劣的居住环境下,生的气息还是有的,安然而卧,没有谁有一言半句的抱怨,甚至两个小朋友,而庭院里,楼顶上堆砌的木材、石子,沙堆,竟然成了他们天然的游戏场。
对于在建老屋,年轻的一辈,自然极是费解,除了他们,我们是不会回去的,更小的一辈们更加,虽然,在建计划里,是满打满算好个人的地盘。连回家的路,也许都已经模糊了,祖先们的青冢,更是无法分辨,先辈如有灵,定会斥责偶们的不孝吧。
又到中秋,故乡的记忆,是那么的苍白,而沉重。
在青黄不接的回忆里,沧桑着故乡越发清丽的容颜。
山青青,水青青,天蓝蓝。故土依旧在,斯人无处寻。不知道,百年之后,归何处?
故乡,虽然印记已经模糊,但每一次回归,仿佛融入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伤痛,病痛都一点一点愈合消失。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故园情节吧。
燕子绕梁,稻田飘香,满山满岭的荔枝树,一条溪水,汩汩而歌。
乡情,生命里最朴实,最真挚的成色。燃起一炉清香,在岁月的长河里,氤氲我们满是泪痕的清梦。
http://news.lnd.com.cn/site1/20100612/005056c000080d7d22ba2c.mp3 故乡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在中秋前夕,倍加怀念。 家乡美,纯天然的美,现在很少有这样空气清新的地方了 月事故乡明,人是论坛亲 谢谢三位赏光~感谢飞飞,和吴杰的加分。。呵,早上写得太匆忙,错别字也未订正,现在补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吧。 恩。是的,无名记忆不错:) 每逢佳节倍思亲 呵呵!故乡的月亮偶也好久没有见到了,离乡的月却是那样的模糊 :)O(∩_∩)O~
四海为家。。还是故乡最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