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仰望浩瀚天空,面对茫茫人海。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并且跟随我们一生的呢?很茫然!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吗?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当你慢慢长大,由自然人演变为社会人后,身体就不再属于自己!你会受到社会规则的种种约束,被社会大潮席卷而随波逐流。所以你常常会有“身不由己”之感!即便是对身体健康的维护,也不能以自我意志为转移,疾病,灾难常常伺机侵蚀你的健康、夺走你的身体。而我们面对上述,竟是那样的措手不及,无能为力。
思想是属于自己的吗?不是!抛却老子,孔子这些大思想家不谈。凡人俗子从牙牙学语到垂垂老矣,由父母洗脑到教科书灌输,再到社会传媒的渲染。我们的所谓思想,基本上就是在重复着鹦鹉学舌的举动。沿袭着一种从众的思想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池底的沉积物,而我们只不过是水面上可怜的泡泡,在传递着池底的声音。
工作是属于自己的吗?不是!工作只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谋生方式,同时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或辉煌或黯淡的伴随我们半生,但无论怎样求索,终有一天,当能力锐减,生命老去,我们会无可奈何地与工作挥手辞别。而曾经属于你的工作和由工作衍生出的名利和辉煌也将交与他人手中。
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吗?不是!我们往往都是生活在别人的视线和印象中,或者说是在为别人而活!赚钱,是为了养家;应酬,是为了适应社会;取悦他人,是为了谋取发展;维持体面的婚姻,是为了面子、孩子、为了社会舆论和社会地位;我们常常会在与周围人的横向攀比中强迫自己做着不情愿的事,扭曲着自己生活的本来面目。即使有一天我们累了倦了,想离开这个世界,都不能从容自主的决断,因为还有亲情的牵绊。所以,现实中没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的。
孩子是属于自己的吗?不是!如阮籍所说:母子关系的实质不过是“寄物于瓶中”。怀胎十月,生下他。然后抚养,教育,倾尽心血。当他终于羽翼丰满,可以搏击长空的时候,也就是要离开你怀抱的时候。他会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感情世界。此物已脱离于瓶。寄于瓶中之物演变成又一个独立的“瓶”。用逻辑学的概念来讲就是从真包含关系逐渐演变为交叉关系,甚至是全异关系。爱情是属于自己的吗?不是!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你最爱的人,最爱你的人,还有个就是是共度一生的人. 首先会遇到你最爱的人,然後体会到爱的感觉; 因为了解被爱的感觉,所以才能发现最爱你的人;当你经历过爱人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 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 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也不是最爱你的, 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
你,会是别人生命中的第几个人呢?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 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 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 同样的,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 。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 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 如果你也不爱他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 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 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 而如果你不爱他,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 爱不是占有,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著你; 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 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 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 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所以到底 是要选 择哪个要相信缘分,一切顺其自然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拥有直到生命尽头仍完好如初,充满激情的爱情。而大部分人的爱情在物欲、****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在物欲横流,肉欲横流的的现实社会,爱情很大程度上带有功利性。功利的得失决定爱情的存亡。抛却日久生厌,七年之痒不谈。即便是朝朝暮暮,长相厮守的两个人,大多也只是以子女、责任、道义为纽带而进行着一种无奈的坚守,坚守的也仅仅是左手握右手亲情,而不是爱情。所谓爱情就像在水上写字,写的时候就注定要流逝,离散也好,维持也罢,只是流逝的形式不同而已。
命运是自己能掌握的吗?不是!命运是什么?命运其实就是你周遭的人!做为群居动物的我们生存在人群中,就总是会陷于斗争的漩涡里。当你付出一切努力即将把握命运的缰绳时,也常常会杀出黑马扭转你命运的乾坤,往往成功的概率和你的付出不一定会成正比,因为命运的成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观努力的确是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但客观因素也绝不容忽视。同时还要具备一点:天赐的机缘。因此,我们的命运往往是掌握在他人手中,被环境和机遇所主宰!需天时地利人也和,方能承载命运的小舟扬帆远航。
至于房子、车子、票子等身外之物就更不属于自己了。只能说我们可以短暂地享用。不一一枚举……
细细想来,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呢,个人浅薄片面的认识如下:
情感。情感是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悲、恐、爱、憎等。它深藏在你的心里。谁也强加不了,谁也掠夺不走!无论是爱还是恨,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是欢笑还是泪水。都是你自己最深切的感受,都是从你心灵深处滋长出来的!情感的体验决定着你的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是我们每时每刻都需去感知经历的,如影随形的伴随我们一生。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深藏在脑海里,当你想要搜寻它的时候,只要从脑海深处将它提携出来,它就马上变得鲜活,它无形无声的隐存在你脑海里。谁也看不到,更无法触及。即使有时你不愿去回忆,它也会很顽皮的在某个特定的情境里再现于你的视野,主宰你的思维,占据你的大脑活动空间。所以只要人的意识还存在。记忆就无法抹去。它与你同在,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知识。知识这一概念的外延是极其宽广的,大概可以理解为人在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有书本中获取,有实践中得来,无论怎样收集而来,知识都是我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掌握的每一点滴知识都是具有独立产权的,可传授,但不可掠夺。永远归己所有,充其量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所以有句古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获取的知识会辅佐我们一生,并使我们一生受益。
德行。德行既品德和行为。正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是指主观意愿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而给自己带来的结果。是德行的具体化。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金钱名利,家庭美色。但这些都是短暂的,不论曾经多少拥有,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走。就像我们光着身体来到世间,走的时候,也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去。此时,唯有曾经造作的善恶业力及由此积累的各种习气伴随我们,这是一份永远不会丢失,但可通过修行予以更改的生命档案。即使我们的躯体消散了,德行的业因依存,留予旁人及后人评说。
太多的人一生都在努力的探寻索取,力求最大限度地占有使用身边资源。追求着多种事物的所有权、使用权。但很多时候我们对“拥有”这个词会产生错觉,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某种事物没有成为你个体的一部分,比如说你从书中获取的知识,你从食物中摄取的热能等等。那这种事物终究不是你的。它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被你占有利用,给了你一个属于自己的错觉而已,你所拥有的仅仅是一种形式,而非实质。所以费尽心机最大化地追求最完美的形式,就会活得很累、就会过得很不快乐!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其实世界万物原本就不是属于你的,所以不必要刻意而疯狂的去占有,占有也只是一时;世界万物原本就不是属于你的,所以也谈不到去抛弃什么,外在之物,你不抛,它也终会将你弃;而诸如德行、记忆等属于你个体的那一部分,则是你无论怎样也抛之不去的。佛曰: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所以真正需要摒弃的是我们对世间万物疯狂占有索取的思想理念。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人,不能要的太多。真正快乐的人,是具有一颗平常心,寡欲少求的人。人的一生就如一盏点燃的灯,迟早都会熄灭。所谓刹那芳华,红颜弹指老。人生如梦,醒时万事空。让我们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该追求的,才是能让我们真正快乐的?
苏子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且让我们用心聆听天籁圣洁的声音,共适大自然纯净之美色。面对现实,顿生吾生有涯,人事难料之感。难免沉郁,享受自然,超脱悲喜,俯察万物,进而达观。何必在乎一时的悲与喜,何必在意一时的得与失。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就如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仕途的得意与失意,实在不足称道。
若是看到问题的一面,从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中,从一世枭雄的悲剧命运和凡夫俗子的渺小人生的落差中,从理想追求与现实失落的矛盾中,感觉人世无奈,生命短暂,自身渺小,自然心生哀怨若是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江水的川流不息似乎永恒却无一刻不在变化实为短暂,明月的盈亏无时似乎短暂却又总是由亏而圆实为永恒,不知到底是变还是不变,到底是永恒还是短暂。若说变,高山,江水,清风,明月,无时不在守候着我们。若说不变,自然万物无时不在变。变与不变,宇宙与人生,只是相对,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不必羡慕宇宙的无限。若说永久,宇宙无一刻相同。若说短暂,生命代代相传。
以水之逝去和长流、月之盈亏和圆满,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界限何在?苏子似乎在告诫后人,若以豁达与乐观看待万物,当可天人合一。若以圆融与通达看待世事,自能心性纯净。若能随缘自适,人生何其快哉。万物皆为我用,自然皆为我有,何必再为名累,何必再为利忙,何必再为欲求。如此,一切烦恼自然消散,悲喜之念自然可笑。
善于学习,心存美好;常思己过,多行善举;看淡是非,忘却恩怨;多付出,少索取。永葆一个清滑净透的灵魂,始终微笑着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在岁月的风霜雪雨中轻松安然的走完一世的红尘! 感慨太多,心态应该积极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