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choud 发表于 2007-12-10 01:39:28

《交易》:一个“80后”写手眼里的官场

它告诉我们,一个青年人在社会里如何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既有让步又有坚守,既有舍弃也有捍卫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71130/000bcdb95f1d08b995c901.jpg
欧阳娟:《交易》作者

单占生: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丹飞:《交易》策划人、漫友文化副主编

官场小说已经成为当代阅读的类型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新近官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竟然有一位“80后”女生进入了公众的视线。这位被称作“‘80后’写官场文学第一人”的作者名叫欧阳娟。她的官场小说《交易》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近日,笔者采访了《交易》一书的作者、策划人和出版者。

《交易》比其他官场小说更彻底

 “我不愿意带着‘文人式的激愤’去写”

  问:有人说,《交易》这部小说很有才气。你那么年轻,能把官场人物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让人惊异。你怎么会想到写官场小说呢?《交易》与以往的官场小说有哪些不同?

  欧阳娟:准确地说,在我写这部小说之前并没有把它定位于官场小说或职场小说,我一直都把写作作为一种生活记录,我把近年来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东西用文学语言尽可能地进行还原,所以我的这部小说也是在对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真实还原。由于书中还原的内容与官场有关,所以就成了大家所说的“官场小说”。

  我认为我的写作和其他写官场的作家有两个大方向的不同:首先写作的出发点不一样,我也读过王跃文的作品,我认为他的写作出发点建立在“文人式的激愤”上面。他写作带有一种激愤、不满和宣泄,虽然那些东西经过包装,经过技术上的处理。而我的写作可以看成是在记录生活,我只想如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而不愿意去宣泄自己的感情。当然,作家可以选择自己的写作方式,这也是作家的自由。

  我不愿意带着情绪去写作,特别是官场这样的题材。我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得到一份收获,而不希望看到他们在不断地抱怨、责骂,也不想让别人说“这个作者的遭遇和我一样”。读者也许会发现我的生活其实和大多数人的生活很相似,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人生艰难的时候始终看见鲜花,我希望大众通过阅读,从而产生对自己人生的积极的、美好的向往。我的作品指导性的因素更多,我希望我能够帮助读者处理一些身边的问题。我没有板着面孔去说教,而是让读者在现实的故事中去思考。虽然我写的作品仅仅是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但是我也希望这些东西正是读者所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现在很多人都在关心、讨论我书中的话题,证明我所忧虑、所力图解决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单占生:一般来说,官场小说都写得血淋淋的,而《交易》却写得很温情,她的小说人物都是富有情感的人,《交易》里的官员对女性的关心,当然存在对女性的爱慕,但是那份爱慕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不是单纯的肉体交换。尽管这种爱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误解,但是这种爱也是真实的。

欧阳娟是“80后”写官场的第一人

“写官场也写公务员,也许应该定位为‘职场小说’”

问:现实生活中,作品与阅读往往存在某种错位,你们出版《交易》的目的是什么,为何如此看好这部小说?

丹飞:欧阳娟是“80后”写官场文学的第一人,有人认为她的官场写作超越了王跃文。欧阳娟把官场的概念扩大化了,从官场延伸到职场,她的写作力度是独树一帜的,她的身份是公务员,《交易》这本书是公务员写公务员。公务员写作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

我有这么一个基本判断,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30年到40年的创造力。在这当中,人在从事某种职业,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职场上度过,大部分精力奉献给了工作。《交易》是一部关注职场的小说,所以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一个青年人在职场里如何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既有让步又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有舍弃也有捍卫,扮演着多面性的角色,这几乎是每个人的生活,它会让更多的读者在内心产生认同感。

单占生:我认为《交易》不仅仅是官场小说,可能把它定义为职场小说会更合适。现实中,文学作品与市场阅读存在某种错位。我重视这本书,因为我是从文学本身的基本元素出发的。作者通过描写一个普通教师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一名官员,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合理的。我认为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官场里面的状态,反映了广大职员内心的美好、不安和委屈的现实。在官场题材的作品中,它是很深刻的,也是突出的。作者很巧妙地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我不认为它就是一种庸俗的、丑陋的“交易”。但是现实中的出版往往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做出过于正面的包装,读者可能就不接受。所以出版选择用比较离奇的方式进行宣传,这很可能对读者是一种误导。

文学要记录的是我们当下活生生的历史,这当中有我们奋斗的痛苦、艰险和快乐,而不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无奈。《交易》这部作品真实地再现了现实,展现了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它在后人的眼中将比历史学家所提供的历史更加丰富。《交易》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揭示官场的狡诈和角斗,而在于体察一个人成长的经历,在成长过程、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我们在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的进步,虽然在这当中有很多负面的东西,但是我们走过来了,这就是生活的现实。它的价值在于运用文学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繁荣。

“80后”在慢慢成熟无需质疑

“他们不再是无病呻吟、天马行空的代名词”

问:你怎样看待“80后”的写作?

丹飞:在任何读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不会把它和“80后”联系在一起,然而该书的作者又恰恰属于“80后”,我们也没有理由把它看作“80后”的文学,它没有无病呻吟、天马行空的痕迹。如果说“80后”悖离现实,那么她就在悖离“80后”的人群。她在观察、体验、记录现实,她更具有严肃作家的追求,有老一辈文学大家那种深入骨髓的体认,她向现实敞开,这种立场、心态让“80后”的正负面因素都与她没有太大的关系,她的写作已经超越了实际年龄。她对职场首先表达了一个拥抱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排斥、讽刺、责骂,她一边在谈论职场中一些丑陋的东西,一边又在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去改变它,她运用了不正面抵抗的方式,其实这是在侧面抵抗,并且给人一种美好的希望。

欧阳娟:我的经历繁复杂乱,下乡种过田,上山教过书,酒吧打过黑工,迪厅当过领舞,现今混迹于官场,热心于人物命运的收集。我与一般的“80后”相比,经历可能会更加复杂一些。我很早就毕业,踏入社会已经有8年了,很多人都认为,目前的“80后”刚刚走出校园,“80后”的写作一般都会选择温馨的校园、颓废的小资情调、轰轰烈烈的爱情等题材,但是因为我比较早地踏入社会,所以我感到这些东西距离我比较遥远。我的感觉告诉我,“80后”其实不再是小孩儿了。我们不小了,应该在社会中慢慢成熟起来,我觉得不是我过分成熟,而是因为很多人一直宠爱着“80后”,把他们当做小孩儿,这当中有误解。

“80后”不是几个人能够代表的

“他们是非常有前途、有希望、有出息的一代”

问:你对“80后”的思考、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

欧阳娟:由于我的年龄和经历,很多人都会质疑我的创作能力。对于质疑,这种声音肯定是会经常地听到,但是我想说的是“80后”已经不是小孩儿了,我们已经成熟了,“80后”已经具备了这种成熟的能力。在所有的“70后”选手还在把自己称为孩子的时候,“80后”的小孩儿已经把自己当做成年人了。这是因为“70后”写的东西,往往会出现“我还是个孩子”这样的提法,他们对童贞的留恋和向往,让他们迟迟地处在一个年龄阶段去拒绝成长。“80后”就不是这样的,他们不是被催长的一代,但是我觉得他们成熟得非常快。每一代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我们不需要过多地去干预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发展。

丹飞:在我的眼中,“80后”是非常有前途、有希望、有出息的一代,我认为老一辈人不能自以为是。“80后”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不是几个人所能替代的。“80后”的很多人在扎扎实实地学习、观察、思考,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已经逐渐成为写作的主流,他们在关注现实,他们对现实的理解也有其特殊性,他们当中有的作品已经呈现出大师的感觉,我们的老一辈人应该向他们投以敬意。他们在超越前人,虽然我不敢说是革命性的超越,但是他们的努力让人感到可喜可贺,会在将来对社会引发根本性的变化。文学本身要与阅读打通,真正的文学有市场,也有人读,在“80后”的身上,我已经看到了这种希望。作为策划人,只能在一旁冒虚火,他们作品的质量才是真正的火焰,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交易》内容梗概

《交易》以一个普通女性成为副市长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女主角与各级领导的接触,生动地刻画了市长、副市长、宣传部长、文化部长、文化馆长、乡镇领导、小学校长等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数十人,既写了清官,又写了贪官,尤其笔墨重重落在了一批挣扎于官场,爬不上去,也落不下来,悬在半空,处在岌岌可危位置上的中层领导,他们既做不成清官,又做不成贪官,既要组织工作,又没有半点权力,因而导致了严重的心理、人格变化。

文章相关>>>>>《交易》下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易》:一个“80后”写手眼里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