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彩 概 论 1
第一章.色彩现象一、 自然当中的色彩现象
色彩的体现
1.自然景观
2.人类生活:吃穿住行
色彩使用受到制约的因素:
1.传统、民族的风俗习惯
2.个人喜好
3.使用的环境、功用
二、 揭开色彩形成的奥秘——色彩的本质
人直觉地感受到色彩,光—物体—眼睛就成为三个最基本的构成条件
1.光谱(物理学意义上的色彩)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体本身并没有色彩,但它能够通过对不同波长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显示出发光体中的某一色彩面貌。
阳光通过三棱透镜折射分离为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
a.固有色:物体的本色或主色,也叫物体色
b.光源色:发光物体发射出的光色,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
c.条件色:制约物体色彩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物体在某一具体色彩环境氛围中受到周围环境颜色的影响,也叫环境色
d.物体色彩呈现的客观因素:
物体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光线的性质
物体表面现象和质感
2. 色谱 (化学意义上的色彩)
三、学习色彩构成的意义
1、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色彩构成:指遵循科学与艺术的内在逻辑对视觉艺术中的色彩造型要素予以富有鲜明创见性及理想化的组合活动。
2、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美化生活 刺激消费 体现色彩应用者的精神诉求
3、研习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
(1)理论学习 (2)实践学习 核实理论原则:磨练色彩感觉:强化色彩表现技法:
第二章 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色彩类别 1、无彩色系 2、有彩色系
三、 色彩三属性
1、明度属性——“色彩的骨骼”(1)概念:指色彩的明暗或深浅程度,也称“光度”(2)明度的产生
2、色相属性
(1)概念:指色彩的相貌,是有彩色系颜色的首要特征。
(2)色相环:最早由牛顿根据光谱中的6色相环制而成 (红、橙、黄、绿、蓝、紫)
20世纪初伊顿在6色间添加过渡色成12色相环
3、纯度属性: 指色彩的饱和度、鲜艳程度或彩度,即色彩的干净程度,某一色彩所含该色素成分的多少
四、 色彩的混合
1.色光的混合
三原色光:光学中的七色光谱中,红绿蓝3色不可被其他颜色合成的单色光,又叫第一次色光。
用三原色光混合可产生其他色光,叫第二次色光:红+绿=黄红+蓝=(紫)红蓝+绿=(蓝)绿
用第二次色光混合——白色光
光色混合次数越多,明度越亮, 色彩学上色光混合为加法混合
2.颜色的混合
三原色:颜料中的色彩中,红黄蓝3色不可被其他颜色合成,但可合成其它色彩,也叫第一次色
间色:用颜料中的第一次色分别进行混合,也叫第二次色: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
复色:用第二次色进行混合,叫第三次色成为灰黑色,三者比例越接近越黑
颜料混合次数越多,明度越深,色彩学上称颜色混合为减法混合
培养色彩构成的感觉
培养基调色的感觉
培养优雅的感觉
培养色彩均衡的感觉
提高色彩调整的感觉
四、色彩对比的规律:
色彩对比的构成方法:
1、色相的对比构成: 色彩中的色相差异关系而呈现的色彩组合效果
(1) 同类色构成:色相环上15度以内的颜色差别关系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2)邻近色构成:色相环上60度左右的色彩差别关系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3)对比色构成:色相环上间隔为180度颜色所搭配而成的色彩构成效果
2、明度的对比构成: 色彩中的明度变化关系而呈现的色彩匹配效果
3、纯度的对比构成: 色彩中的纯度差异关系而呈现的色彩匹配效果,即色彩对比产生的鲜艳度或灰浊感
4、冷暖的对比构成:色相环上颜色的冷暖差别关系而呈现的色彩构成效果
暖色:红黄橙— 膨胀感前进感温暖
冷色:绿蓝紫—收缩感 后退感寒冷
5、面积的对比构成:面积越大的色彩,越能充分表现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真实面貌,面积越小,越易形成视觉上的辨别差异
6、对比的效应:指颜色和颜色并置所产生的对比强弱变化两色并置,越接近邻接线,彼此影响越大,为了防止干扰可以在交界处加隔离线
五、色彩美的形式法则
1. 色彩的和谐美(1)对比协调(2) 调和和谐:
2.色彩的平衡美
3.色彩的节奏美
4. 色彩的比例美
5. 色彩的间隔美
6.色彩的空间混合美
六、色彩的肌理表现
1、肌理的表现形式:
2、色彩的触感肌理构成
[ 本帖最后由 ztyi 于 2006-10-2 11:53 编辑 ] 学习了,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