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
* N& ]- h- m( y' }0 L2 B+ `2 TE.跟摄
9 J7 W7 N7 {0 t6 g* h
6 {: u" _+ w; t% N! _ 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跟镜头。
! _: g9 `' h0 [2 C8 q1 、跟镜头的特点
. C% C; z; S' w t# Z Y5 a% D 第一、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 4 a5 N9 V7 V( y% p& [- V3 ?- S
第二、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 G1 U& s; K7 p$ |7 t H
第三、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推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运动的前移动镜头
* a; U7 q+ y. p5 K4 A7 K2 、跟镜头的作用 6 c& }! G {7 A" O
第一、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 F# U1 P. A+ o 第二、跟镜头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7 F# Y5 u( h3 p4 S/ @+ ~ 第三、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 g2 L. A' l# Q7 S
第四、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 i6 m) V; `; B, b( m( `3 、跟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
( U+ a: T7 P7 N) c) Q. B 第一、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基本的要求
; @3 F5 p9 u) I1 B/ A 第二、跟镜头是通过机位运动完成的一种拍摄方式,镜头运动起来所带来的一系列拍摄上的问题,如焦点的变化,拍摄角度的变化,光线入射角的变化,也是跟镜头拍摄时应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v K2 `! f; b7 k5 W9 F3 vF、升降拍摄 , W% z" j7 z6 q! u5 r J
5 m, ?/ B! i3 V2 i) c2 E. N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用这种方法拍摄到的画面叫升降镜头
; `' O) x: G8 {* K: l) l 1 、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 m& j# D% o( ^2 g, V
第一、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 Q a$ n1 p. \" j$ p第二、升降镜头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
) N; u! y7 m |; ]2 n& R 2 、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6 |4 q8 ?) o; a$ g8 ~
第一、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7 j8 P; j( m8 k3 V5 v第二、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
) v2 W, d% F2 O S9 u第三、升降镜头常用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8 K( _, O7 J7 Q: D
第四、利用镜头的升降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6 x7 }4 x/ o" w
第五、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 a9 d5 p6 {) Z3 G+ W6 E# H
: X( s/ x# ?6 a4 ?$ b( B* H' c2 R% ~4 s
七、综合运动摄像 1 ~* Z% J/ a+ E( G( B* s
+ R3 {. a$ U$ G1 Y8 B+ C6 P" I/ \
综合运动摄像是指摄像机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到的电视画面叫综合运动镜头。
7 C% e0 Y+ s6 R, w' @ [$ j Y1 、综合运动摄像的特点 ?8 I: i4 ^& S, l1 ^. n
第一、综合运动镜头的镜头综合运动产生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画面造型效果 ! S- M% L$ g8 \ C
第二、由镜头的综合运动所形成的电视画面,其运动轨迹是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果 9 U* `; {; ]7 b) n* U
2 、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 _5 y3 \7 h% L0 l9 T4 n/ W 第一、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 s+ `8 E5 G" w5 R! L) p 第二、综合运动镜头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
& L, }& p( \! H8 i6 _4 N 第三、综合运动镜头的连续动态有利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
/ v S2 }+ I1 C7 N 第四、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
4 ^! [/ h ]7 S3 P: Y6 e3 z# Q 第五、综合运动镜头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形象与音乐一体化的节奏感
# n" p8 W1 E5 O4 q3 、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 " U* [$ N0 l1 n5 W
第一、除特殊情绪对画面的特殊要求外,镜头的运动应力求保持平稳
& P* J$ b0 V" V, a3 B7 T 第二、镜头运动的每次转换应力求与人物动作和方向转换一致,与情节中心和情绪发展的转换相一致,形成画面外部的变化与画面内部的变化完美结合
0 c- N" i' ` N" f9 H 第三、机位运动时注意焦点的变化,始终将主体形态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内。 4 m0 o5 ]; ^& k# A. Y
不管在拍摄中使用的什么手法,都要注意镜头的平稳性,这是对一个摄像师的基本要求。
+ b" v3 W2 { o5.如何保持画面的稳定0 b0 C+ b8 \% f" a1 Q
1,买具备防抖功能的摄像机3 N5 K) D& `* C P7 Z5 R6 k
2,使用三脚架! K3 O' r- J2 A9 M
3,没三脚架情况下,有两种方式保持站位稳定,一是拍摄的时候用两只手紧握机身。首先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并将双臂紧贴两肋,然后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有些摄像机用一个手臂就能托起,但此时最好还是将右臂紧贴右肋,之后再用左手轻轻地扶住摄像机。这样就能减少抖动,进行稳定的拍摄。第二个方法更加有效,就是尽量避免使用长焦距而改用广角镜头。因为焦距越长视角越小,轻微的晃动就会令画面颤抖得很厉害,而广角镜头视角很大,即使较严重的晃动都不易觉察到。
1 }5 x$ J; P& x5 O0 L! ^; [ 新手想要拍得稳,站原地不要走动就是了,持稳摄像机,使用广角视角镜头拍摄,落幅之后再行进,也会比边走边拍,画面质量要来的好。% N9 r u. ?' ?1 A' K7 r4 Q A
6.光线的把握' n6 d, n$ F; a2 D
新手看到目标,往往举起摄像机就拍,但是她忽略了光线这个敏感的元素,摄像机很依赖光源,再好的摄像机也需要光源,即使晚会那样隆重的场合,使用的摄像机价值都超百万,也一样需要舞台灯光的配合,初学者往往没查看下是顺光还是逆光,顺光的效果最佳,画面通透,逆光的画面阴沉,看的人会感觉到压抑,所以要尽量选位在顺光的地方拍摄,实在要在逆光的环境下拍摄,就需要辅助光源了。
! q& ^, H0 N" ?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怎么办?9 U* t& U7 A' P: M; O( g8 c2 Q
第一个经常发生的曝光问题是有强光源或明暗对比太强烈,会出现明亮部分的曝光量合适,而另一部分却曝光不足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适当调整一下构图,减少过亮处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并改用手动光圈方式,按照所要表现的人物或景物来调整光圈,校正曝光量。: j; t G3 O, M- B" ^ H7 W' @
G+ }% p2 d1 S V' l! c4 g第二个是光线不足,被摄物体没有足够的照度,影像发暗,景深过浅。要获得最佳曝光,必须保持足够的照度。当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的摄像机还加上了亮度增益功能:在拍摄时,当光圈开到最大,摄像机还感应到光线不足时,便会启动此功能,以电子式提升画面的亮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拍摄往往会降低画质,而且景深变浅也是一个问题。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拍摄时,最好增加照明或使用摄录灯。. V1 W/ B. `, L7 E/ o4 l( s' ~
第三个是当拍摄从一个高亮度的对象转移到阴影处时,曝光会变换得较明显。可通过手动控制曝光,或者将明暗对比大的两对象分开处理,即先拍摄高亮度的对象,暂停,再转移到阴影处,直到自动曝光系统调整好光圈后再进行拍摄。
9 X$ c1 g/ R N6 `; g先要学会拍得能看,再学会怎样拍得好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