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岸天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论坛,不要冷落了陌生人新人注册后在此报道,奖励20羽毛:)严肃处理违规灌水行为及处罚办法
参与论坛宣传活动,获得积分勋章奖励知羽艺匠及其他模板资源下载珍惜你的ID 珍惜你的名誉
楼主: 52software

[分享] DVD入门到精通

[复制链接]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拿什么来看DVD?
  
  前文探讨了DVD光盘片的相关常识,本章聊一聊DVD的周边设备。
  DVD的周边设备无外乎音频设备(声音)和视频设备(显示)。这章内容涉及很多,从音响到电视到DVD机,凡是与DVD周边设备
有关的都带了出来,以求得到全面而确实的概念,以助于理解下一章要谈的千变万化的D版DVD画质。
  
  第一节 音响
  
  前文提到,DVD的音频标准支持AC3和DTS,在家庭影院系统中它们都是以5.1声道为基础的,所以要欣赏DVD最好用5.1声道以上的
音响系统。
  在DVD上,5.1声道是这样安排的:
  左右两个前置音箱负责主要音乐与音响;
  中置音箱负责语音对话;
  后置两个环绕音箱负责背景声和方位声(比如海浪声、子弹落地声等)。
  除了这五个音箱之外,还有一个低音音箱用来表现低频声音(比如恐龙的脚步、鼓点等),俗称“低音炮”,这就是5.1的“.1
”。
  这六个音箱每个都由一个独立声道来控制,各有各的用处,在AC3中用6CH(Channel)来表示,所以5.1声道也被称为六声道。
  DVD机的背后都有这些声道的插孔——“左右主声道,左右环绕,中置,低音”,将DVD中的各声音分离开,并送到各声道去,这
个过程被称为音频的“解码”。
  一般影业公司出品的DVD碟片,至少有一个语言声道是AC3 6CH,其它的如翻译声道(比如中文配音)或者导演声道(评论声道)
,这些附加语言声道一般做成AC3 2CH,也就是普通的立体声,这样可以节省空间。
  好的碟片另配有DTS的6CH。
  一些劣质碟片原声道也只有2CH,效果自然不理想。
  不要说枪版碟片,就是所谓的清晰版绝大部分也是2CH,这在DVD上播放时选择“语言”来切换声道便很容易看出。
  请注意“语言声道”的“声道”与5.1声道的“声道”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包含着后者。简单地说,我们在以前提过DVD支持八个
语言声道,每个语言声道可能是AC3的6CH(六声道),也可能是AC3的2CH(双声道立体声),也可能是DTS 5.1声道。由于空间限制
,不可能同时放很多语言声道,所以在D版中最常见的只是一个AC3 6CH(原声)和一个AC3 2CH(翻译或者导演品评),俗称6+2。在
D9中,有可能会有一条或以上的DTS。
  顺便说一下,白衣曾碰见过啼笑皆非的事——朋友说他的碟片是比DTS更“高级”的THX。这是把不同范畴的概念弄混了。 杜比
AC-3或5.1或DTS都是指音频的技术格式,而THX(Tomlinson Holman)并非一种音频格式,它是一种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应用在音响
系统、影院心理声学、家庭设备和数字控制处理领域,简单地说,可以说是一种质量认证标准。
  质量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成本, 所以长了脑袋的厂商为了控制产品质量, 就要弄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但是厂商要验证自
己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对产品质量管用,并能使其让客户接受,是一个耗时耗钱的事。最经济的做法就是找一权威,给自己证明一下
。这就是认证。质量体系是一个大工程,小的厂家根本搞不了,所以ISO给出一个标准的质量体系ISO9000族(9001,9002,9003,
9004)。但各行业间仍嫌不够,又给出行业的标准的质量体系。如汽车行业的QS9000,VDA认证。
  卢卡斯影片公司的THX认证开始是针对商业电影院制订的。其目的是要让电影院画面的亮度,均匀性,反差等级,和声音的声压
、声频响应、声道平衡度、房间混响时间、隔音要求等等给出各种具体的规定。后来公司的服务又发展到音响设备的THX认证上,如
果设备能达到THX声场对某种设备的要求,就可认证为THX设备。这样就有了THX碟片(包括游戏),THX功放和THX音箱等等。 它主要
关心视频质量、音频质量和可靠性。DVD碟片的THX 认证, 主要也是对DVD碟片内容的影音质量的认证,它能保证的是所有THX认证过
的DVD碟片能在所有THX认证过的DVD回放设备上完全一致地展现出来。经过THX认证的音响硬件和软件,意味着其品质达到了一个极高
的水准。如果是有THX认证的话,影片中必然会有一些THX的测试项目,包括对视频系统和音频系统的。这个也是判断是否是THX认证
的一个方法。
  好,言归正传。
  有些喜欢在电脑上看DVD的朋友,只注意了故事的内容,忽略了音频和视频的效果。在这里我还是奉劝一句,尽量配上外接的5.1
音箱,然后将DVD的“语言”调到5.1原声道上,你才会知道在2.1音箱中丢掉了什么。如果我们的预算不够,可以买那种组合式免功
放的有源音箱。
  在个人家庭影院和电脑多媒体系统中,以5.1声道为基础,又出现了6.1、7.1甚至更多的音箱,其本质不过是在加减环绕或者中
置等音箱数量而已,比如6.1声道是加了一个环绕中置,7.1声道将先置中置音箱增为左右两个声道,配上功放特殊的解析,以达到更
细腻的表现效果。这个前题是你的DVD盘中有6CH的声道,如果是2CH的,用什么音响系统也白搭。
  这里还有个让人头疼的情况,在D版中不是所有6CH都是真正的5.1声道,有些劣质的6CH不过是声道的简单复制,并不能达到前面
说的各声道管理各音箱的效果。
  我们对于音频讨论就点到为止吧,其实以上简单常识对D版盘中的音频可以凑合应付,但要原汁原味的欣赏电影艺术为我们创造
的声画幻境,音响的重要性一点都不逊色于画画的重要性,如果仅从投资上来说,音响设备的投资甚至大于画面设备的投资,好在,
音响的投资除了看电影,还可以听音乐,所以,白衣认为是值得的。

[ 本帖最后由 52software 于 2008-3-16 21:30 编辑 ]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显示设备
  
  DVD的显示设备有很多,只要有信号源能呈像的设备几乎都被DVD机支持,比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投影仪等。
  电脑显示器在显示设备中可以算是最清晰的,但是一来它的画面太小,二来亮度不够,三来微小的点距使得光点间没有辉度过度
,画面过于精确没有模拟感,不符合自然的视觉习惯,用来欣赏电影不是最佳之选。
  投影仪普及率太低,反射光的亮度更加不够,对周边光线有要求,也不是上佳之选。
  所以电视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普通家庭影院的显示设备,尤其是在大画面的高清电视普及之后。因此电视机的显示好坏对
DVD这种特殊的家庭影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那就先说电视机
  
  传统的电视系统分为NTSC制和PAL制两套不同的标准,前者多用于美国、日本等地,后者多用于我国和欧洲等地。DVD在NTSC制的
分辨率为720×480,每秒30帧(29.97fps),在PAL制的分辨率为720×576,每秒25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和传统电视的
成像原理有关。
  1、扫描方式
  白衣是那种一听见专业名词就头疼的人,但简单说一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DVD的成像。
  传统电视机是由电子枪显像管(CRT)显像的,显像管中的电子枪将电子流打在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亮点,电子枪以屏幕的左上
角为原点,自左往右打一遍就会有一条横线的内容被显示出来(专业词汇叫电子束的水平偏转,听着就让俺头皮发紧),自上往下的
将这动作重复(垂直偏转),一屏幕的内容就出现了,这就是其成像原理。
  但是被电子束激亮的荧光点在屏幕上不可能长时间亮着,很快就会消失(衰减),为保持画面的完整和亮度,电子枪需要不断重
复地打亮这些点,这个动作被称为扫描(scan),整屏幕的扫描被称为刷新。就好象杂技中一个转盘子的节目,在长长的桌子上摆上
几十个盘子,演员从第一个开始转起,到最后一个时第一个盘子已经快停下来了,于是又从头到尾来一遍。
  单就打点的过程很类似于针式或者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只不过一页结束时又回到了页首。于是就出现了两个较别扭的名词,水平
扫描频率(Horizontal frequency)和垂直扫描频率(Vertical frequency),水平频率就是一秒能扫多少行,也被称为行频,垂直
频率是一秒能扫多少屏,被称为场频。用场频乘以一屏的行数,自然就是行频。可是在过去,一秒扫多少屏并不如想象的简单。
  2、隔行扫描
  我们知道电影用每秒24帧的速度播放,使我们的人眼可以对物体有连续移动的错觉。电视同样也采用了类似的规格,NTSC(简称
N制)的标准规定每秒需要30帧画面,每帧要有525行,在PAL制中规定每帧需要有625行,很明显PAL制比N制内容要多些,所以扫得速
度也就慢些,每秒规定要25帧画面。
  不管什么制式总要每秒能扫出大于24帧才算合格,这要求有很快的速度。但是传统技术使得电视机来不及一次将五六百行的内容
都刷新一遍,电子枪扫描到屏幕下面时,上面的内容已经衰减了。于是采用了奇偶行交替的补救办法。第一遍先刷新奇数行,第二遍
再刷新偶数行,第三遍在奇数行刚开始衰减时电子枪又杀回来了,重新刷新奇数行,如此反复。这种扫描方式被称为“隔行扫描”(
Interlace scan)。
  隔行扫描一次虽然只能扫描一半屏幕,但毕竟不是上半部或者下半部,而是全屏,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会出现“行闪烁”,画面
横向上像栅栏一样有稀疏感。因为成本低,效果也不错,所以被电视台广泛采用为电视播出信号,我们看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隔行CRT统治了将近半个世纪,这个惯性一直延伸到电脑的显示器领域。八卦一下,据说IBM三个字的商标设计灵感就来源于当时
的隔行显示器,看一眼IBM的商标你就知道过去我们在看怎样的电视了——写到这里,白衣得意地低头看了看键盘,这是白衣拥有唯
一的一件IBM设备。
  电视机每扫描一遍被称为“一场”,N制每秒要有30帧内容,每帧要扫两场,那么每秒就是60场,所以N制的扫描频率是60HZ。标
准的扫描线要求有525行,水平频率是30×525=15750Hz=15.75MHz,DVD只要求N制标准有480行就够了,也就是说真正在电视上显示
出来的只有标准扫描线数的92%左右,于是画面就要经过一些计算和修饰,只要前者大于等于后者,显示起来绰绰有余。当然两个数
字越接近越不浪费扫描线,过去的VCD只要求有240线,为了配合4:3的比例,画面宽度只有320点,需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在电视上
“放大”满屏,这个过程使得画面损失了清晰度而变得模糊。
  3、逐行扫描
  顾名思义,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或者Non-interlace scan)一帧不再需要奇偶行两场扫,只需要一行接一行一次完成。
其实逐行扫描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电视标准制定之初就有过讨论,但在同等成本下,电子枪逐行扫描有点“来不及”,扫描频
率只有30HZ,闪烁严重,还不如隔行的效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逐行扫描的频率提高了一倍也达到了60HZ,虽然逐行扫描不新鲜,但是能扫这么快的逐行才是新技术。现在的
逐行已非隔行可比,这样的速度如果扫描隔行图像,可以比普通隔行多扫一倍的密度,也就是多出一倍的扫描线,也可以在相同扫描
线密度下对画面进行逐行的两场扫描,使画面稳定不再闪烁。在密实与稳定之间,逐行可以任选其一。
  逐行扫描在开始的生产成本很高,一直用在电脑领域,替代了以前的隔行显示器,字体的清晰度大大好转。不过电脑显示器的画
面处理复杂程度远非电视可比,但是逐行扫描在电脑领域的成功还是刺激了电视制造商,他们尝试做出低成本的、简化的逐行电视机
(比如低扫描频率、低精度、高点距等)。我国逐行电脑显示器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普及,而逐行电视的普及则是2000年后的事
情。所以也可以说逐行扫描是从电脑显示器上衍生出来的电视标准。
  逐行扫描的电视相对于隔行,内容更加清晰,如果保持60HZ的刷新频率,那么行频可以达到31.5Khz,N制的525条扫描线是一次
完成的。当然这是指真正意义上的逐行,如果信号源仍然是隔行信号(比如电视信号),那么就需要一个倍频转换器,实际效果等同
于用隔行的方式模拟逐行,将同样的内容奇偶行复制,画面看起来密实了,但画面的真正细节并没有增加,从画质的角度来说,这种
逐行被称为假逐行。因此要配合逐行的电视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有逐行的信号源,比如逐行DVD机、电脑显示卡或者数字高清信号。
  所以,逐行扫描的电视机,是未来的消费方向,但在目前,很多周边设备不配套,电视台播出的普通电视节目也不配套,逐行电
视有些大马拉小车。
  4、看看电视厂商的宣传——100HZ与变频
  这个名词在电视业非常流行,一问电视必是100HZ逐行。其实这是两个概念混用所致,很难注意到其中有N制与PAL制的区别。
  对于逐行电视来说,“100HZ”与“逐行”这两种模式是不会同时出现的。
  100HZ这个数字是来自于PAL制电视。前文说过现在的电视扫描技术提升了一倍,普通PAL制是50HZ的,一帧要扫两场,但是有“
行闪烁”,画面不稳定,如果将频率提高一倍成为100HZ,那么行闪烁现象就被有效地控制住了,画面非常稳定,但扫描线还是有稀
疏感。换成N制的话,逐行技术使得扫描线加倍,而频率依然保持在60HZ。也就是说,100HZ是PAL制隔行时的频率,而逐行是N制下的
显示效果。简单推论是,要逐行就到不了100HZ,要100HZ就到成不了逐行,因此,所谓的逐行电视在PAL下是不能逐行的,这实在不
为人所注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流行的电视采用了“变频”的技术,不管是N制还是PAL制,都经过数字芯片的处理,转化成60HZ或者
75HZ的逐行。75HZ的逐行显示,其画面的密实度与稳定度已经很是可观,当然和显示器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因为显示器的指标更高。
  我们普通的电脑逐行显示器一般在1024×768下能达到85HZ(扫描频率在够用的情况下不会无缘无故的加大),电视的指标则远
远低于此(一般逐行都是以60HZ在显示,部分电视有逻辑优化至75HZ)。分辨率越高,屏幕上的点就越多,扫描一遍就越吃力,衰减
也越厉害,所以要求有更高的扫描频率。当我们在用电脑显示器时,会看到最低分辨率640×480下,只有60HZ可以使用,这样低的分
辨率不需要太快的刷新就可以应付。但如果调到800×600,就会出现72HZ、75HZ、85HZ之类的选择。如果再往高了调,只要你的显示
器和显示卡可以承受,理论上二者的值是一起上升的。好的显示卡可以提升至120Hz以上的刷新率,可惜普通的显示器无法承受。所
以这些高的参数只有在液晶显示器里才能试试,因为液晶用的显象原理与CRT根本不同,它的刷新率不过是摆摆样子为了与CRT兼容,
实际上你选什么频率对它都没有作用。
  在电脑显示器领域,如果让画面稳定不闪烁,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不闪频率,而是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而提高。如果85HZ在1024×
768下不闪,那么在1600×1200下就难说了。而且眼睛因人而异,起初800×600下60HZ被定为稳定不闪的标准,后来根据调查发现有
5%的人群对这一刷新频率仍然觉得闪烁,所以国际公认的不闪烁标准调整为800×600的模式下85HZ。
  电视的技术规格远远小于显示器,一些电视机的广告中称“不闪的才是健康的”这话倒是不假,但100HZ的不闪与逐行是鱼与熊
掌的关系,目前电视机在逐行状态下最高只支持到75HZ。逐行电视现在都开始支持VGA接口,VGA的分辨率当然越高越好,如果有电视
总在强调不闪和高频,其价格又是主流的话,有可能它支持的分辨率很低。
  

[ 本帖最后由 52software 于 2008-3-16 21:31 编辑 ]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5、再看看电视厂商的宣传——高清电视的P与I
  高清数字电视是新一代电视标准,这回的催生婆不是美国的电影大亨了,而是日本的电视网。
  高清电视的最佳收视效果需要电视台信号与电视机的共同工作,我国号称2005年试播,2010年普及,大大小小那么多电视台要更
换设备,无数家庭要更换电视机,想想就头疼,真是浩大的工程。
  八大影业公司目前不会明确表态去支持一种电视规格,他们在观望下一代的光贮标准。虽然新一代DVD的战火已经燃起,但现在
的DVD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比如五到十年)仍然会占据主流地位,这不是技术商的原因,而是内容商(影业公司)所致。如果你有
耐心了解一下DVD的制作过程,你就会明白制作DVD是多少不易的一件事,影业公司不会轻易更换这套已经有成熟配套技术和优良市场
的摇钱树。但是下一代DVD的发展,甚至未来数码电影的发展,都会与高清电视标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就目前来说高清电视
机还属于超前消费,鉴于电视这种家电“大件”购买后是轻易不会更换的,这为提前选购高清提供了理由。
  高清电视技术最有意思之处,一个是它以16:9为标准,另一个是它的兼容性。它几乎兼容所有的分辨率,从高清电视信号1920
×1080,到1280×720,从电脑分辨率1600×1200到640×480。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电视机的发展历史,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小体积到大画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CRT显像管电视由于受技术
局限,最大只能做到34寸,SONY等少量厂家有38寸产品。所以在34寸走到尽头的时候,球形屏幕被柱形屏幕所取代成为新的技术增长
点,紧接着“超平”与“纯平”围绕屏幕形状又产生新的纷争。最终背投式彩电的出现打破了34寸的瓶颈,除了价格因素,其亮度和
画质的粗糙一时还不能动摇CRT的地位。此后逐行风暴来临,大有全面替代隔行之势。在逐行刚热乎的时候,高清数字电视标准便已
出台,于是一些厂家纷纷将逐行产品向高清产品靠拢,出现了如100MHZ逐行一样似是而非的名词,还有1050线,1250线,720p,
1080i等。这都是逐渐向高清电视的最高标准靠近时的过渡产物。这些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逐行的倍频概念,原来的N制是525
线,PAL制是625线,将它们乘以2就是所谓的1050线和1250线,细微的区别是,商家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永远是用最大的支持峰值来
宣传的,号称1050线的电视只有在N制下才有逐行,1250线则在PAL下也支持了逐行。大部分用户不知道1050与1250间真正的区别,以
为是扫描线凭空多了两百线。
  高清电视的标准分辨率支持到1280×720,最高分辨率为1920×1080,这是16:9的结果,同时还要兼顾电脑的4:3分辨率,所以
高清电视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显示高清电视信号的分辨率,一个是显示电脑VGA信号的分辨率。VGA对我们来说是个通用的概念,指电
脑的VGA接口。在电视业中,640×480的分辨率才被称为VGA,800×600是SVGA,1024×768是XVGA,之后再大的分辨率如1024×1024
被称为XGA,还有1280×768的XXGA以及增强的UXGA 1600×1200等。隔行的英文是Interlace,用I来表示,逐行是Progressive,用P
来表示。在逐行推行的初期,有些电视曾号称支持1280×720i,这是指在隔行扫描下能支持到720线,将它除以2的话,支持逐行的电
脑分辨率时,640×480都显得很吃力。因此“i”是有水份的,1920×1080i听上去有很高的分辨率,其实是隔行1080线,只能对付电
脑逐行的800×600,经过一些修饰算法最多到1024×768,效果无法与同分辨率的显示器相比。1920×1080i的真正涵义是,就算有最
高分辨率的高清电视信号,它也能在隔行状态下支持,现在中低端的电视机都在宣传这个指标。真正逐行的标志是“P”,720×480P
(简称480P,适用于DVD),1280×720P(简称720P),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逐行扫描线数,一般1080i的电视可以支持到720P,并向下
兼容480P,所以我们会看到一款高清数字电视参数有这样的写法“480P/720P/1080i”,而目前高清电视最高的分辨率是1920×1080p

  现在的HDTV已经把触角伸向了数字电影领域,由于放映面积的增大,其分辨率也会相应增加。更何况投影的技术对于图像放映有
先天的优势,它的光斑更大,从而产生更强的辉度,使画面看起来更融为一体。在未来,电影与电视的界限将由于数字高清技术的运
用而越来越模糊,其分别仅限于大家集中看大屏还是一人坐家里看小屏。家里的小屏也可以达到1080P,这个分辨率已经能在数平方
米大型银幕上清晰表现,在普通电视上的效果号称是“五倍观看距离等同于实物”。它到底有多细腻呢?用电影胶片来作比较,因为
是模拟信号所以在银幕播放时没有严格的分辨率规定,但电影一般都在4000线以上,那可是几十上百平米的银幕,在家用电视上若是
能达到1080P,则拥有了相当高的分辨率。当然1080P的电视价格不菲,如果我们只用来看DVD、玩游戏,或者简单应付高清信号的话
,用720P兼容1080i就可以了(1080i/720p),这是现在家用电视的主流产品。
  6、你要追逐时尚吗——等离子与液晶
  常听见“银屏”两字,比如电视栏目《银屏连着我和你》,其实银屏也含着两件事物,银者为影,屏者为视。在电影屏幕中,有
一种反射度非常高的“银粉幕”,因表面涂有银粉而得名,后来用铝箔作替代品的降低成本,效果也很好,不过仍然像涂了银粉,因
此称为银幕;屏幕当然是指电视机硕大的电子枪前的那块大玻璃荧光屏。虽然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但人们很容易将它们混淆

  有两款让人激动的电视产品出现,它们既不属银也不属屏——液晶与等离子。
  液晶与等离子用最新的技术展示给人们一种积极的电视显像思维。由于是板式平面成像,所以它们的厚度不但很薄,而且体积可
以做到很大。目前厂家已经推出80英寸甚至更大的等离子电视。
  液晶从技术上来说更成熟和先进,通过电流控制晶体的排列方向以改变光线,但由于点距过小、没有辉度、速度慢(慢的液晶屏
有拖尾现象)、亮度失真等特点,在现阶段,并不适宜用来作DVD电影的显示设备,用作电脑显示器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说起大屏幕电视,其实现在高清背投电视的性价比是相当好的,五六十寸的超大屏幕也够爽,但是“辉度”有点过份了,图像没
有了层次感,而且可视角度受限,亮度极差,包括比较新鲜的液晶背投也是如此(所谓液晶背投,究其实质还是背投,只是跟数码像
机一样有了成像芯片的控制,亮度与色彩比普通背投要提高很多)。不过背投有个弥补的方法,就是“距离”,因为投射成像的原理
,背投电视在与视者有足够的距离后会达到最佳效果,六十英寸的液晶背投要到五六米远的地方才能看出一些效果,其实是视觉忽略
细节造成的,离得太近反而不行,连亮度都受影响,这正应了“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如果你家的客厅没有足够的径深,还是不选为
妙,这就是为什么你在电器商店里看中的背投,回家以后发现成像效果很差的原因。
  当然,如果追求大屏幕又有足够预算的话,等离子是首选。它的辉度介乎于CRT与液晶之间,用来看DVD电影是绝佳选择。最初由
于技术的原因,等离子的分辨率都不高,而且等离子屏在用一段时间后(两三万小时)会出现烧蚀现象,使得影像残留在屏上不能消
去,寿命缩短,更何况价格高得吓人。现在极品等离子屏幕高清信号支持到1920×1080P,VGA分辨率达到1600×1200,画面通透感、
色彩还原以及亮度都有很大提高,甚至超出了CRT的逐行电视效果,看这种等离子电视给人以很爽的视觉享受。当我们有一天拥有了
等离子,并拿出自己收藏的几千张DVD光盘来享受时,人生啊,还有什么要求呢?

[ 本帖最后由 52software 于 2008-3-16 21:32 编辑 ]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该说DVD播放机了
  
  讨论完显示设备,还要说一下DVD碟机。
  别看DVD的主控芯片只有少数厂家把持(索尼、松下),但是DVD被解码后的成像信号的修饰效果,各厂家有很大的不同。
  DVD机目前市面上都是“逐行+双解码”的,如果一些名牌大厂的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在促销(比如三四百元),你一定要问一句是
不是逐行的,这太重要了,许多厂家在甩淘汰了的库存。宝马配好鞍,高清逐行当然要配逐行DVD,否则效果反不如普通隔行电视。
  不久前DVD厂家相继推出了可以放映“MPEG4”压缩格式的DVD机,使得MPEG4跨出了电脑平台,向家电挺进。这种DVD机得到了像
微软这样的巨头支持,可以播放AVI和WMV格式。
  有人看到MPEG2比MPEG1强大很多,所以从简单的序号关系认为MPEG4比MPEG2更优秀,许多商家也在这样宣传。MPEG4的正经名称
是ISO/IEC 14496,在图像质量与压缩码率成为鱼与熊掌之势时,MPEG4舍鱼而取了熊掌,所以MPEG4的图像质量不如MPEG2,但是体积
要小得多。虽然二者都是720×480分辨率,但就算用MPEG4的最大码率(4Mbps)来压缩,依然无法与MPEG2的高码率相比。但是MPEG2
在码率低于3M后画质便开始急剧下降甚至惨不忍睹,而MPEG4在1M以下仍然表现适中,与2M时区别不大,在500K还能对付着看,效果
与VCD不相上下。这就是MPEG4的本质,为低码率而存在。并非一些兜售压缩DVD的商家所言,MPEG4碟一张盘放五部电影,画质可媲美
DVD,现在许多新标准都是这个路数。过去人们总习惯于用扫描线的多少来评价画质,这个时代在DVD到来时应该终结了。MPEG4与DVD
同为480线,但总体画面质量差了很多。这就好象现在CPU只拼主频是没用的,AMD 64比同主频的INTEL要快很多,整体质量的考量才
是根本。
  8、那就说说MPEG4的故事
  其实MPEG4在MPEG组织公布之初就被微软看中,把它做在了WINDOWS里,支持AVI文件,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一开始MPEG4
的V1与V2版效果并不好,经过微软V3版的改进后大有改观,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标准。但是微软的老毛病又犯了,将V3版只用来支持
ASF媒本流格式,并将代码封闭,专而利之。一直与微软战斗的资源共享派当然不干了,一些高手成立了DXN公司(DivX Networks)
,将V3的内核成功破出,独立开发了全新的MPEG4编解码器并免费流传,成为MPEG4的新一代利器,这便是DivX 3.11,它的来势汹汹
,势头很快盖过了微软的MPEG4 V3。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微软要追究DIVX的责任,使得DXN公司不得不抛弃一些技术,尽最大的可
能保留一些关键自主技术并申请了合法化。之后,为了弥补所抛弃的部分,DXN展开了一项OpenDivxCodec软件协作活动,完全开放的
代码如同UNIX一样吸引了各地许多高手参与改进,终于有了Encore2版,DIVX完全摆脱了微软的阴影。此时的DIVX已经在MPEG4领域红
透了半边天,DXN公司成名大振,盟主地位已现,就在桃子熟透时,DXN一抹脸儿突然改变初衷,像微软当年一样封闭了源代码,并信
誓旦旦地拿出了当年的开放式软件条款,开放式软件有两种条款,GPL和LGPL协议,前者是完全开放的,后者是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化
为私有的,DXN恰是使用了后者。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早就留下的陷井,各路软件高手大呼上当。紧接着DXN在Encore2的基础上开发
了Divx 4系列,等到DivX 5出台时,已经要求严格的付款注册了。于是攻守之势再易,转瞬间“几度夕阳红”,新的对抗DIVX的组织
成立,名字恰好相反,取名为XVID,誓与DIVX作战到底。在原来OpenDivxcodec的基础上,高手们不久便开发出了XVID,其性能与
DIVX5不相上下,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但是不唯利是图的话,这样的红旗又能打多久呢?
  不管怎么说,作为DVD厂家,MPEG4这三家谁也得罪不起,它们都有一定的用户群,所以只好来个“全兼容”。这应该感谢为DVD
机写MPEG4支持的OS厂家。可以告诉大家,虽然支持MPEG4的DVD机有许多种,但其OS只有两种。如果我们以界面形式为界定的话,一
种是在屏幕左面列文件名的,代表DVD厂家是新科、厦新、金正等,一种则是在右边列出文件名,代表厂家是Philips、万利达和现代
。左列式的图像色彩好,并且支持画面的缩小与放大四倍,但因为MPEG4的格式太多,极个别的不能支持;右列式的图像偏亮,画面
不能缩小只能放大两倍,但兼容性极高,几乎支持所有的MPEG4格式(AVI,WMV)。
  DVD厂家们将支持MPEG4的这些AVI影视文件称为“网际电影”。其实网上最多的是RM文件,体积更小,可惜还没有这样的DVD机。
但DVD机播放MPEG4的这一功能实用性并不高,一个原因是DVD机在播放AVI文件时会有范围误差,内容超出电视屏幕,如果字幕行位置
太低,有可能被侵吞掉一部分。另一个MPEG4不适用播放DVD的最致命原因是,目前支持MPEG4的DVD机只能按4:3的比例播放AVI,而
电影大部分都是宽银幕,这会造成画面不匹配,横向丢失严重,放大失真等连锁反映。所以MPEG4画质媲美DVD是无稽之谈。
  9、DVD机的选购
  如果不兼顾MPEG4功能,只需要选购名牌大厂的产品即可,它们对色彩还原等细节上把握比较好。国产DVD机中有九大厂家值得一
提(它们的联盟在折腾EVD产品):上广电(sva)、新科(shinco)、厦新(amoi)、金正(nintaus)、步步高、万利达(malata
)、金裕兴、创维(skyworth)、长虹(changhong)。另外还有宏图(hiteker)不错。最大的DVD厂家是新科,上广电也是请它做
的OEM。
  顺便提一下EVD吧,不然的话,再过几年,说到EVD都没有知道了。所谓EVD,是中国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光贮技术,应该
说,在现阶段,EVD是比DVD更先进的技术,但是,现在请回想一下,白衣在本组文章最开始提到的DVD的前世今生,您就会明白,如
果没有八大影业公司的支持,如果没有索尼、飞利浦、松下、东芝这些行业霸王的点头,一个最终以文化消费和娱乐消费为目的的电
子产品,是不会有真正的商业前景的。说白了吧——八大影业公司不给你片源,家用电子业巨头们不接受也不兼容你的产品标准,那
么,谁会买一台无碟可播的影碟机呢?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当中国文化在这个世界上处于劣势之时,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好了,接着说DVD吧。
  10、DVD机的视频输出方式
  逐行DVD可以包括五种视频输出方式,普通的AV视频输出、S端子输出、隔行分量输出、逐行分量输出和VGA输出。前三种已经是
隔行时代的产物了,后两种输出对于DVD的画质很重要。
  色差分量输出是指将视频信号以蓝(B)、红(R)以及色差值(Y)输出到电视上,所以它包括三个输出头,是普通的AV“莲花
头”,在隔行时是Y/Cb/Cr,逐行时是Y/Pb/Pr。有的DVD机将逐行分量与隔行分量分别输出,这在老机器中常见,效果最好。现在为
了降低成本合二为一了。逐行分量的特点是清晰度高,亮度高,色彩真实,缺点是会有少许的信号偏差,看文字时有扭曲感,看画面
时很“锐”(sharp),这个缺点却恰恰成为看DVD电影时的优点,人物的通透感极强。
  VGA是电脑的显示标准,它是以RGB三原色来传输,接头为15针梯型口,从原理上来说它的信号最保真,看文字等信号时非常平滑
,逐点柔和,但也由于太过精细,使得画面整体偏柔,对比度差,与逐行色差分量相比,看电影时缺乏层次感。
  以上两种输出是DVD画质最好的输出。一些DVD机偏偏在这两种输出时出现问题,有的是在逐行分量输出时对比度异常,不但色彩
不饱和而且亮度超高,下调也无济于事,这种现象最常见,有的在VGA方式时色彩过于浓艳、亮度低,甚至出现套红不准或者白平衡
失调的现象。在众多的DVD机中同时两种输出都表现出色的几乎没有,这又成了鱼与熊掌的问题了。所以要强调大厂名牌,像新科、
宏图等国产品牌,二者的协调上比较适中,尤其是逐行分量表现出现,很适于播放DVD电影。
  在普通的家电商店中,展示DVD都用的是AV或者S端子,这些端口在色彩、亮度和对比度上都不会有问题,但画质较差,所以在选
购DVD机时,一定要让商家试试VGA或者逐行分量的效果。可惜这些是针对逐行电视的,商家一般展示DVD机都在用隔行电视,连个接
线头都没有,回家一定要好好试试才行。
  既然说到了接口,顺例提一下未来比较流行的高保真接口DVI。适用于高分辨率多色彩的纯数字传输,也兼容模拟接口,带宽可
达1.65Gbps,用于高清分辨率输入(1920×1080)完全没有问题。电脑高端显卡都配有此接口,虽然大部分用户都没有DVI的显示设
备,只有部分高档高清电视才支持这个接口,但它确实给VGA带来了冲击。不过这和我们讨论的重点没有关系,因为目前的DVD不需要
用到这么高的带宽。

[ 本帖最后由 52software 于 2008-3-16 21:32 编辑 ]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11、DVD图像的最佳播放组合
  在图像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是个头儿越小越“清晰”,这是由于人眼的精度限制以及对细节的错觉造成的。在电脑上也是
如此,一张较模糊的照片,如果在PHOTOSHOP中缩小到50%甚至更多,看上去会比原来要“清楚”。同样的,小屏幕比大屏幕显得清楚
,也就是说小屏幕使人忽略掉的细节更多,容易藏污纳垢,使人无法真正判断一张DVD的画质。
  朋友们知道白衣碟藏尚算丰富,就经常问白衣借一些最新的电影,白衣说没有,有的朋友就热情地说,我买到了,你看看吧,很
不错的。白衣说要等好版出来再看,朋友就急了,这就是好版啊,真的很清楚的。但只需要看一两眼白衣就已知道这是下载版或清晰
版了,比枪版好点有限,用RM翻成MPEG2后做的DVD,这如何能接受?
第六章 终于该说DVD光盘了
  
  市场上的DVD光盘有很多,正版、盗版,碟版、清晰版,各种版本让人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在前面进行了大量的预备知识铺垫,一切都是为了选购高品质的DVD光盘服务的!
  白衣呕心沥血写了这么多,您现在终于明白一二了吧?如果你没有耐心看到这里,损失的不是白衣,而是没有坚持读到这里的您

  
  第一节 DVD画质的四个要素
  
  1、清晰度
  画面清晰度很难用白话来描述,有人说是锐利度,有人说是细腻度,总之画面看上去不够清晰甚至稍有模糊都是不正确的,DVD
不同于VCD和录像带,它的清晰度在逐行条件下很接近自然实物。要想准确地表述清晰度的概念,需要借助摄影中的名词“聚焦”,
清晰的画面一定是聚焦正确的画面,相反,不清楚的画面就好象照片聚焦不准一样,摄影中称为“失焦”。电影本身作为视觉艺术不
会出现失焦这种低级错误,画面不清完全是由于片源不正和压缩算法不当造成的。清晰度是衡量DVD画质的第一要素,看不清楚的DVD
电影还不如不看。
  2、色彩
  色彩指标里至少包括三个要素,色彩还原准确、色彩饱和适当、曝光准确,抱歉一连串引用了三个摄影中的名词。通俗地讲,色
彩还原准确就是指该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红是红,绿是绿。这不废话吗?其实不然,有很多影片在制成DVD后都出现了色彩失
真的现象,与影院中的效果大相径庭。
  色彩饱和适当是指色彩艳丽,赏心悦目。由于光照和器材等原因,成功的电影在拍摄后会出现比自然影像和景观更美好的画面。
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不怎么样的景区或者院落,经过拍摄在银幕上分外诱人,树更绿了,天更蓝了,优于自然视觉的色彩饱和在这里
起了重要的作用。
  曝光正确当然是指电影制成DVD后的画面效果,拍摄时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的。这也是拜压缩过度所赐,当然片源不正(比如枪
版)更不用说了。压缩不合理会使DVD的图像看起来有如曝光不正确,有白花花的过曝或者灰暗得看不清的欠曝现象。
  除了以上三个要素,还有合适的对比度,亮度等因素,决定着一盘DVD的色彩质量。一个最低限度的标准来衡量,DVD的色彩各要
素至少不应低于电视节目。这应该很容易对比出来吧?
  3、压缩度
  我们首先来计算一下,一部90分钟的DVD在没有任何压缩的情况下应该占用多大容量呢?
  720 (像素)×480(行)×3(RGB三原色)×10(bits)×24(帧)×60 (秒)×90(分钟)=1343692800000比特,要转换
为字节再除以8,大约需要有170G的容量!如果加上声音信息和片头,DVD电影在不压缩的情况下200G总是需要的,更不用说一些长达
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了。现在将这些信息存放在一张4.7G的D5或者8.5G的D9中,必须经过数十倍的有损压缩,画质损失在所难免。
MPEG2虽然是一种很优秀的压缩算法,它能尽量减少画质的损失,但我们早就介绍过,它是一种动态压缩算法,码率可高可低,多大
的码率或者说压缩率,可以使画面在有限的空间里得到最大限度的画质,是非常难以权衡的事情。每个DVD制作者对此都会有自己的
理解,谁权衡与实现得最好,在空间与画质上拿捏得最准,既不造成浪费又能保持清晰,谁才是真正的高手,这也是DVD制作者应有
的态度。
  在JPEG静态图像压缩算法中,对大面积同色调的画面(比如墙壁、天空)压缩率最大,压狠了会出现水渍般花纹效果,如尿坑一
般,常用PHOTOSHOP的人都会有体会。MPEG2处理大面积同色的原理大同小异,也是有损压缩,只是每帧画面的花纹位置不同,连续播
放时就会出现“雪花”般的效果。注意观察雪花效果,将有助于我们判断一张盘画质的压缩度。
  4、拉丝现象
  这又是一个难以描述的现象,因为它是一个动态中的效果。
  拉丝现象经常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在隔行与逐行以及制式转换中,一种是在压缩制作中,其中后者占比例最大,尤其是在
翻版复制的二次制作中。MPEG2的压缩率除了体现在码率大小之外,有的压缩工具还提供几档压缩时间,最佳画质的压缩时间当然最
长,一般来说一张90分钟标准DVD被重新压缩编码成MPEG2的耗时需要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也就是说平均一天的工作量才能完成一
部DVD的压缩。某些D商为了加快制作DVD母盘的速度,在压缩时选用了普通甚至快速的压缩方法,在码率不变的情况下会牺牲画质,
造成拉丝的后果。一般在连续播放下错觉会将拉丝效果掩饰起来,考察一张DVD盘是否用了快速压缩,可以用DVD机的SKIP跳节方式来
检查,注意观察节与节之间画面切换时的一瞬间是否出现短暂的拉丝现象。
  不同的DVD机在还原逐行时对拉丝效果有不同的反应,这是一个由电视机、DVD机和DVD盘三者共同作用的复杂链,有的DVD机可以
避免因为逐行转换造成的这一现象,比如PHILIPS等,它可以兼容PAL制下的逐行,一般DVD机都只在N制下逐行,这就对DVD光盘的制
作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
  
  第二节 画质的评判范围
  
  有了上面四大要素,我们可以来评测画质了。
  评测画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象香水业的鼻子、音响业的耳朵、葡萄酒业的舌头一样,影像业中优秀的视觉辨察力是至关重
要的,人们把这种特殊人才称为金眼睛(Golden eyes)。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DVD爱好者都有火眼金睛,任意几段画面便能辨出其中
三味。因此我们基于一般视觉能力,找几处最容易分辨的地方,如果你想评判你的DVD,尽量挑选这些段落来观察。
  1、人脸
  有关科学统计,人类大脑一半以上的工作是在存贮和识别其它同类的面部,也只有人类对其它同类的面部特征最为敏感。人的面
部不但长相不同,表情也不同,传达着无数的信息。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对人类面部的捕捉更为重视,可以说电影就是用不同的人脸
来讲故事。人的面部是有光泽和纹理的,经过镜头聚焦以及灯光照射,在电影中可以反应出最佳状态,其细腻程度大于我们的自然视
觉。相比观察景物或者静物,仔细观察人脸更容易捕捉画面清晰度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择半身左右的人脸镜头,超大特写
画面容易迷惑我们的眼睛,掩盖了精度损失,让我们产生“还不错”的错觉。这也是许多彩色喷墨打印机展示样张时的高招,A4幅面
的特写照看上去一定比五寸的合影照要精细得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其实精度并没有提升。
  注意观察DVD电影中角色的面部,还有助于我们判断画质的色彩饱和度,太冷偏暗的肤色是不正常的。另外,压缩过度的影片,
人物还会出现阴阳脸效果,显得曝光不准。
  2、强光源
  一些强光源比如太阳、火焰等会产生光晕,在数字化压缩算法中,光晕的渐变过程是灰度等级的体现,压缩过重会使光晕过渡不
自然导致失真。在电影中,最常见的光源除了太阳与火焰,还有夜晚的霓红灯,它们应该具备自然和谐的光晕过渡。美国大片中最重
要也是重常见的光源是汽车金属漆的反光,请在DVD中仔细观察,它的清亮与否是DVD画质压缩率的重要旁证。压缩失当的DVD会在强
光下产生曝光过度的现象,甚至渐变失真,出现同心圆效果。
  3、天空和墙壁
  观察天空或者墙壁等镜头,实际是在观察大面积同色下的处理效果。经过MPEG2的压缩,墙壁、天空等地方是否有雪花现象,轻
重程度如何,这都关系着DVD的画质。因为大面积同色下出现雪花的概率要比其它场景大得多,这和MPEG2的压缩算法有关。如果雪花
轻微得可以忽略不计,甚至用肉眼难以察觉,这便是DVD的上佳之作。数字合成电影在这方面表现最抢眼,其DVD效果甚至超越影院效
果。
  4、暗光
  在电影中黑夜的镜头会使画面整体偏暗,MPEG2的动态压缩率会自动增大,这个特性与大面积同色不同,它是动态压缩的必然产
物。MPEG2的压缩特性有两点,一是重静轻动,静止画面压缩小,动态画面压缩大,二是重明轻暗,光线好的画面压缩小,暗光或者
黑色画面压缩大,包括大面积阴影部分,画质会有很大的损失。所以有的影片在白天的画面表现几乎完美,可是一到夜晚画面就会出
现许多雪花。评测一张DVD一定要尽量找些黑夜镜头来看,如果有的话。
  观察完四个要素在四种画面的表现之后,我们就其结果为一张DVD画质打分了。

[ 本帖最后由 52software 于 2008-3-16 21:33 编辑 ]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DVD的画质等级
  
  第一级:最佳画质,无可挑剔
  要求图像清澈干净,色彩生动,各处细节包括人物面部清晰,反光表现突出,整部影片没有雪花现象,效果超过自然视觉。无论
是D5还是D9,能达到这样的标准都是收藏首选佳品。
  在这一级上,D5与D9的画质是没有区别的,虽然D9的容量比D5大一些。当然,有的D9爱好者喜欢收藏盘中的彩蛋和花絮等,这个
另当别论。一般来说,符合第一级标准的DVD盘大部分是近年新片,也就是DVD标准发布(1995年)之后的影片,这部分影片大多采用
2.35:1的画面比例。这时候的电影商已经注重了影院与DVD的双渠道发行,所以在影片拍摄时就为DVD的制作做好了准备,DVD的画质
表现当然超强,比如《指环王》等。即便是电影本身画质极佳,但在制作DVD时想要达到一级的效果并不容易,对制作过程要求十分
严格,大部分一级影片都是八大影业的产品,当然少数欧洲和亚洲DVD也有例外。
  第一级的画质堪称DVD的典范,是现行家用视频中的极品,你可以尽情地紧盯着屏幕,用最挑剔的眼光来审视,最终你会发出“
怎么会这样清楚”的感叹。一级影片不管你看没看过,不管你喜爱与否,就画质而言都值得收藏。看过这样的光盘你才会知道DVD强
劲生命力之所在。
  第二级:清晰画质,不够完美
  第二级画质的要求是要足够清晰,但允许有少量或者轻微的雪花。主观地说,如果你用挑剔的眼光来看DVD,觉得大体不错但不
知为何稍有不满时,便可以归入第二级。具体来说,大部分画面清晰(聚焦准确)、色彩绚丽(色彩正确、饱和),人物面部反光细
腻,但偶尔出现少量雪花,或者全程都有极轻微的雪花者,便可以归入第二级。再通俗些说,你一看就知道是DVD级的画质,但在雪
花和颜色等方面有些欠缺,这便是二级画质。
  另外,还有三种情况可以归入第二级:
  第一、整张DVD或者大部分画面都有雪花,但极轻微。极轻微的标准是,在三倍于电视对角线长度的观看距离下不明显。这类影
片一般出自大影业公司的近作,利用了后期数字技术合成,影片本身没问题,但由于在压缩制作DVD时以画质换取空间,产生了少许
遗憾。虽然不影响整体效果,但比起第一级来,明显少了清澈感,这种情况在D5与D9盘中都会发生。当然也有D商进行二次翻片时为
照顾D5的容量而强行使用高压缩率的情况,但这是少数。这类影片主要还是源自好莱坞,也包括部分欧洲、香港还有日韩。
  第二、色彩出众,画质没有明显雪花,但有轻微的失焦感觉(与第一级对比)。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大影业公司的经典老电影上
,老电影从陈年胶片中修复翻制,其效果焕然一新,色彩比原先的胶片还要出色,达到这样的质量实属难得,绝佳收藏。
  第三、除了八大影业等庞大电影公司外,一些小影业公司或者独立制片人的电影,由于在DVD制作过程中设备与技术的欠缺,使
得画质较好莱坞产品稍逊,虽然无雪花而且色彩亮丽,画面稳定,但是人物面部反光迟钝,构图没有层次感,有失焦的感觉,只能达
到录像带的广播级效果,还有绝大部分港产经典片。他们使用了比较落后的“胶转磁”技术制成,对胶片的修复性较差,画质的失焦
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除了以上三类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画面在室内和强光源下画质优秀,到室外后就出现雪花的情况;也有总体画质不错
,但人物面部出现轻微花斑等颜色失真情况,都可归入二级。
  第三级:画质勉强,内容出众
  白衣称这一级为鸡肋级,从画质来说,第三级不推荐收藏,具体表现为清晰度明显不行,失焦严重,雪花过多,颜色有显著偏差
。虽然如此,但因为下列三种情况,有时也只得勉强接受:
  1、非八大影业出品的电影。一般来讲,八大影业出品的DVD电影质量都能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如果拿到了画质不佳的好莱坞电影
,则大部分情况是没有找对版本,应该等更好画质版本出现,不必急于收藏,尤其是半年之内的新片,更需要耐心等待DVD正片的发
行周期。
  2、内容出众,久觅不得的电影。比如一些欧洲经典电影,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DVD产品画质不很考究,像法国禁演的最受争议
的影片《强我》,雪花已经严重干扰观看,但版本难得,只得收下。
  3、寻找不到画质更好的版本。比如前苏联的一些经典电影,电影胶片档案都已经面目全非,在我国只能找到当年作为译制片引
进的录像带,用它们制作的DVD,不可能期望有多好的效果,比如《办公室的故事》,效果已经是家庭录像带的质量了,不但完全失
焦模糊,而且也有过曝现象,PAL制4:3的电视版,本应该淘汰才对。可是除了俄国人,不会有人再对这部电影进行重新修复了,所
以这样的版本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佳版了。有总比没有强,先收下再说。这些片子很难再找到二级以上画质的版本了,这和DVD的
制作与片源有关。
  除了八大影业之外,欧洲比如法国、意大利,亚洲比如日本、韩国,还有中国及港台等地,他们出品的电影在制作DVD时技术都
比较传统,大部分画质逊于好莱坞电影。另外,独立制片人或者小制片商,他们没有实力对DVD版本精工细作,加之一些D商水平有限
,这样的DVD在画质上是没有优势可言的。所以我们对欧洲和亚洲电影的收藏尺度可以放宽一些,三级画质也可以收录。
  第四级:垃圾画质,绝对淘汰
  第四级根本不是DVD该有的画质,从一些光盘内容来看,连VCD级都达不到。这一级影片已经不需要什么辨察力,很容易看出来。
单纯的技术原因无论再怎么差,压缩得再狠,只要片源清楚,绝不会出现第四级的画质,这一定是D商的片源不正造成,为求利润不
择手段。有的D商甚至从网上下载RM格式的视频文件作为片源,这样的版本大多出现在新片中。网上电影大部分就来自于DVD,经过缩
小和强烈压缩上传,下载后再制作DVD,相当于用照相机翻拍文件,缩小压缩后,再放大着用打印机打出来,其效果可想而知。更有
甚者抱着摄像机去影院偷拍,然后像录像结果翻制成DVD,这类版本被称为“枪版”,臭名昭著。不要小看小小的DVD光盘,其中门道
甚多,让人防不胜防,所以一定要选对DVD片源。
  说明:一些人振振有词的说,新版虽然没有好版,但是也能凑合看,至少先睹为快,把故事看完,然后再找合适的等好版。可是
,你知道看差版时你损失了什么吗?让那么恶劣的画面污染你的眼睛,降低的是你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格!你是一个能忍受自己没有
基本的审美能力的人吗?能把白衣的帖子看到这里的,绝不会是那样的人!
  四级画质的DVD是不值得看的,除非不是电影,而是一些翻制的电视节目,或者一些非常古怪的内容,全这与我们谈的电影收藏
就不相干了。比如一些国内地下导演的作品,或者一些民间影像工作者拍摄的记录片,导演本身就是用普通DV拍摄而成,画质还不如
电视节目,但情况特殊,也就认了。再如一些电视连续剧或电视讲座,由于是电视版本,就不细究了。至于一看就是VCD级的,甚至
像转录过N次的录像带的DVD画质,白衣每次看到都会痛苦地大骂一声,这样的出版商简直是对DVD的亵渎!!!——要知道DVD不是一
种简单的介质!DVD代表着一种影像的品质!消费什么样的DVD则代表着一个人的艺术欣赏水准和审美气质!比最最最令人发指的是:
正规的国营音像出版单位发行的“正版DVD”,现在是全世界最烂的DVD!!!他们应该学习D版商高尚的商业道德和艺术道德!!!
  
  第四节 认清DVD盘上的各种标志
  
  购买DVD-Video影片并不像买VCD盘或是录像那么简单,因为每片DVD影音光盘上都有多种图标,说明各种不同的规格,若是糊里
糊涂就买下某部DVD影片,轻则可能没有中文字幕可看,重则根本不能播放,因此,作为消费者需要了解光盘片上有哪些常见的符号
  一、DVD Video标志
  标准DVD-Video激光视盘片 。在每个DVD激光视盘片的包装上,一定会看到这个标志,表示这张DVD盘片里面存储的是符合DVD-
Video规范的影音资料,所有的功能均遵守规格书的定义。只要看到这个符号,就能确定它是一片“DVD-Video激光视盘片”,可以在
DVD影碟机上播映。
  二、DOLBY DIGITAL Dolby
  这个符号代表光盘内的声音信号已使用AC-3编码处理,您只要拥有AC-3解码设备就可以享受数数码声音效果。与之相类的,是
DTS、MPEG2等标识。
  三、NTSC OR PAL
  视频系统标识。多数情况下,视频系统与区码限制通常都标示在一起,不过有些情况下会分开标示,一般视频系统的标识有两个
,NTSC是美国所采用的视频输出系统,欧洲跟中国大陆地区则使用PAL系统。另外,在旁边还标有相应的区码限制,All表示全区未锁
码,数字则表示可观赏该部影片的区域(相关内容请参阅上文)。
  四、Subtitle
  多字幕播放。若是您很喜欢欣赏国外影片,却又不熟悉英文的话,这个符号您一定要记得!这处图标表示此张光盘提供多种不同
的字幕播出。其中的数字用来声明字幕的数量。不过有的DVD光盘并不采用此种字幕表示,所以需要留意外包装上文字,才能确定是
否有中文字幕可看。有关多种字幕的知识,白衣在后面的文章中还会有详细的说明。
  五、Aspect ratio
  视频格式。如果标示为4:3视频画面,就说明影像画面已经外理为4:3的画面,适合在传统电视机上输出,若光盘包装上影片画
面比例为16:9,而您又在4:3的电视上放映时就必须以Letterbox域Pan&Scan模式观看,观赏质量多少会受影响。相关知识白衣在
本文的前后有关章节中有更详细的说明。
  六、RESTRICTED
  影片分级标示。原版DVD-Video的影片大多采用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将影片区分成G、PG、PG-13、R、NC-17几级。
  这些标识无疑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在选购D版的碟时,你还要注意的是很多封面上的介绍真实,其实,盘片的内容和其翻录的
原盘已经不是一回事情了。比如,有些DVD是采用VCD翻刻而成的,这当然就没有DVD的质量,但其外包装说明还是沿用正宗DVD产品的
包装。这些都是值得你注意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52software 于 2008-3-16 21:34 编辑 ]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正版与盗版
  
  这一章有两大问题的预备知识需要交待。
  第一大问题是最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本文无法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致命原因,对于DVD,我们应该收藏正版还是D版?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要收藏D版,要注意哪些问题。
  谈到收藏,先要解释几个常用名词(第九章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D版:盗版,成为这个敏感词的代称。
  D商: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盗版商,也叫DS,二是泛指碟商。大同小异。
  洗盘:用好版将差版淘汰出收藏队伍。
  片源:电影内容的来源。
  如果将DVD盘进行最简单的分类的话,那么它只有两大类:正版盘与盗版盘。我们应该收藏哪种?在“支持正版”的口号响彻云
天的今天,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别的答案,但白衣有不同的看法。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正版盘。
  
  第一节 正版DVD的定义
  
  DVD的区码问题前几章已讲过,八大影业作为DVD的主要推动者,严格遵守的区码也是他们版权构成的一部分。他们将全世界DVD
的发行分成区域,制作质量最高的是北美一区,其次是欧洲日本二区和东南亚三区。中国属于六区,很遗憾,我国DVD制作水平最低
。因此,对我国用户来说,正版DVD的三个要素是:
  1、正规音像出版单位
  2、出版内容正式被授权
  3、八大影业产品要六区区码
  不满足以上任何一个条件,都属于盗版。当然,非八大影业的电影,是不受区码限制的。那么我国满足这些条件的所谓正版音像
单位,他们制作的DVD质量如何呢?这个答案非常简单,四个字:令人发指。
  一般国内DVD的画质都在三级以下,极少数可以进入二级,一级画质的几乎没有。D版商不同,对于八大影业的影片,他们往往直
接取材于已发行的一区或三区的DVD,画质一般都不错,大部分在二级以上;对于国产影片或者港台等地自有版权电影,D商便直接翻
制于正版。人们常说,一些事情到了国内就走样,在DVD上又应验了,这个奇特的现象是,在我国,盗版DVD画质远远高于正版画质。
为什么DVD的制作会使画质有这样大的差别呢?我国正版商与盗版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还得先从DVD的制作技术谈起。
  
  第二节 DVD的片源
  
  DVD的制作大概分为三大步:一、将片源数字化;二、字幕以及声音合成;三、按MPEG2编码压缩成DVD母盘。其中影响画质的是
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三步压缩不当会使画质受损,但效果不会太差,使得画质堕落到三四级水平的罪魁祸首是第一步,数字化片源的
过程。
  第一种:新兴的纯数码版。
  电影拷贝在过去都用胶片,在播放和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失。2000年以后,纯数字技术利用大容量的硬盘、光盘甚至超宽网络
为手段发行数码版的电影,色彩和清晰度最佳,有的还要供给IMAX影院播放。当然这样的影院还是少数,他们会同时发行胶片版的拷
贝。纯数字化电影与DVD是近亲,在制作光盘时效果最好,一般都是一级画质,可惜这类电影制作与发行成本高昂,品种屈指可数。
  第二种:传统胶片版。
  电影作为一种成熟娱乐产品,制作成本不能不考虑,就算是财大气粗的八大影业,也不可能每部电影都采用纯数字技术来制作和
发行,更何况还有过去浩翰的片库。所以绝大多数的影片还是用胶片保存。从电影胶片上将图像数字化,这个过程是导致画质差异的
关键。
  要知道脆弱的胶片在保存前就几经折腾,大伤元气了:
  首先是胶片制作。电影胶片在拍摄和剪辑完成后,要经过冲印,从负片转成正片,还要复制拷贝以供多家影院播放,这中间会损
失一些画质。
  其次是胶片质量。不同的胶片质量不同,其效果就不同,就像摄影时进口胶卷与国产胶卷的差别一样,色彩、清晰度都有差别,
因为电影屏幕很大且没有对比,一般人不会留意。八大影业可以说是最注重胶片质量而且也最不惜成本的,但是其它国家比如我国,
昂贵的胶片代表着巨大的拍摄成本,演员们都争取“一次过”,减少重拍的浪费,所以胶片不但在数量上慎用,在质量上也不敢奢求
。因此同一时期美国电影与其它国家电影相比,其画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更何况还有好莱坞豪华的灯光和摄影器材助阵。
  然后是保存。电影拷贝的保存非常重要。最近八大影业中历史最悠久的米高梅(MGM)打算卖掉旗下的电影公司,索尼与时代华
纳争相出价50亿美元,他们看中的便是米高梅那丰富的宝藏——“片库”。电影拷贝的存放在好莱坞是一项专门的学问,从黑白默片
时代开始,对拷贝的保存就已经非常在意,诸如恒温恒湿,闭光除尘,防霉去菌,定期翻新之类。我国电影胶片的保存手段比较落后
,拷贝损伤严重,直接表现出来的结果便是画质模糊,胶片变形造成播放时抖动严重,划痕过多造成下雨般的效果。在电脑图像特技
中专门有一项模拟老电影画面,便是仿着胶片轻度划伤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电影如卓别林时代的黑白片画面都还算清晰,而我
国五六十年代的拷贝画质就已经让人担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如何尽快抢救电影片库,以数字化技术保存,是全人类面对电影
文化遗产的问题。
  
  第三节 片源的数字化
  
  先说传统技术。
  早在录像带时期,电影内容便从胶片中被移植到录像带上,这种传统技术被称为“胶转磁”(telecine)。制作者将图像从电影
胶片中解读出来转换成电磁信号存贮在录像带上。由于是模拟技术,在复制和转换过程中损失严重,效果相比胶片当然不会好。广播
级的设备为了尽可能在复制和编辑中减少画质损失是煞费苦心,效果较好的设备代价极其高昂。可是就算最清晰的录像带也只能达到
二级稍差的效果,供出售和租赁的家用录像带画质只有广播级的一半,四级稍强的水平。VCD的出现为胶转磁技术又加了一个步骤,
将录在录像带上的信号再进一步数字化,然后编码成VCD格式。其画质本就与录像带(VHS)接近,这个转换在当时问题不大。老实说
,VCD那320×240豆腐块大小的原始画面还是挺清楚的,可一旦放大成全屏幕或者在电视机上观看,画质就不行了,这如同在
PHOTOSHOP中放大了200%以上的效果。
  DVD出现后,出于惯性和技术限制,很自然地将制作VCD的一套照搬过来,只是最后编码时将MPEG1换成了MPEG2,虽然画面变大了
,但精度没有本质提高。经过胶转磁的损失,这类DVD看起来画面显得非常柔和,感觉有些轻微失焦。几乎所有的港片和国产片,还
有大部分欧洲片,都在使用这种传统的制作技术制作DVD,直到近一两年才有些改进。
  至于我国的DVD发行商们,手段就更多一些,不管是胶转磁,还是从录像带、LD甚至VCD上翻制,由于DVD光盘的市场普及,利润
驱使着这些手法都涌向DVD行业,说好听了叫百川归海,难听点就是藏污纳垢。更可悲的是,胶转磁的设备也有好坏之分,昂贵的设
备我国一般的出版单位都没有,如果把顶级设备比作CPU的P4 3.0的话,我国大部分还在使用P3 或者赛扬。所以我国出版的DVD质量
普遍不行,DVD作为一种画质的代表,在这方面却误导了新手,因为在收盘初期他们大多不问画质不问品牌,见到影片名称合适就收
,认为DVD画质一定清楚肯定没问题。所有藏家包括白衣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白衣曾回头检敛了一下收藏DVD初期所收的上千张盘,
一级的几乎没有。而几经洗牌,这样的盘仍占白衣收藏的五分之一,洗牌之路仍是任重而道远。
  再说新技术。
  既然中间环节如此不堪,不如索性甩掉,于是“胶片扫描”的影片数字化技术出现。
  虽然扫描不算太新的技术,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针对胶片进行数字化处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与之配套的是一套代价高昂
得可怕的设备,它包括扫描时的优化、扫描后的存贮、图像修复、技术合成以及最终编码等一系列流程。这样一台后期数字化设备不
包括编辑终端就已经价值数千万美元,只有拼命推动DVD市场的影业巨头才舍得这样投资,比如时代华纳拥有的Thomson Spectre系统
。之所以代价如此昂贵,是因为这样的系统所处理的对象是“完全没有压缩过的”电影图像。我们在前面讨论过,DVD画质的90分钟
电影如果不压缩,需要200G左右,为了满足数码影院、IMAX甚至数字高清电视(1920×1080)的播放需求,这种系统处理过的电影画
质可以达到4096×2048,单幅画面近九百万像素,甚至超过了现在高档的数码相机,比DVD清晰十几倍,其扫描后的影片体积可想而
知。更何况一部电影扫入后不是短时间内能处理完成的,为了应付影业公司不断增长的DVD制作需求,时代华纳为这种系统配备了
10TB(10000G)的硬盘库,饶是如此庞大的系统,也只能同时保存和处理三到四部电影而已。
  高昂的代价还远没有结束,对电影的扫描结果进行逐帧的修复与合成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一部90分钟的电影至少需要90×60×
24= 129600帧的处理工作,这需要造价高昂的软件来协助处理。加之后期出色的音响制作与合成,一部出色的DVD的制作投入是相当
惊人的。当我们感叹一级画质的完美时,谁会想到其背后如此惊人资本与技术运作。白衣曾听说一家美国影业公司抢救修复我国早期
珍贵的电影——阮玲玉主演的《神女》,胶片已霉变溃烂,经过修复之后,画质比中国目前正版的《无极》《夜宴》还要好。当然,
买的不如卖的精,推动八大影业如此投资的是市场回报。2004年,电影的DVD收入首次超过了其票房,成为电影工业新的利润增长支
柱。同样在我国市场DVD也开始火爆,但我国音像出版商又是怎样制作DVD的呢?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你手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烂碟
  
  我国许多问题有市场经济转型等诸多巧妙理由来化解,但是整个社会形成的“向钱看”的风气是不争的事实。其具体表现最明显
的便是商家的急功近利,对用户不负责任,赚钱赚的都是短平快的小钱,不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国营正规音像出版单位尤其如
此,反倒不如D版商更具有商业道德和艺术道德。
  正规的音像出版单位在制作外国影业公司的DVD时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向已经取得某电影DVD总代理权的国外制作公司申请区域代
理权,另一条便是直接向影业公司申请区域发行权。一般来说,国际代理公司会提前做好DVD母盘,只需要加入字幕或者配音等后期
翻译工作,然后再合成编码,质量比较有保证,而且内容较新。但是好莱坞电影的总代理权拿价不菲,所以转嫁到国内区域代理商头
上也很昂贵,更何况在市场销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惯走捷径的国内商家会选择更低成本的短平快路线,抛开国际代理商直接向影业
公司购买发行权。可惜新影片的价格令他们却步,三年以上的“老片”和低成本制作的电影,由于其低廉的价格,成为国内音像出版
商的首选。但是紧接着迎来了两个问题:1,国内音像商大多在用胶转磁中较差的设备在转换母版,没有能力直接制作高清晰的DVD;
2,电影母版有可能不是胶片形式获得。按照影业惯例,发行档期结束后影院要将拷贝归还原影业公司,大部分拷贝会被销毁,少数
收存,另再做一个录像带版本以备用。所以小规模的发行申请,影业公司只提供录像带。我国很少有直接的DVD发行申请,一般都辗
转由电视台经手,以电视播放为由作为译制片来引进,有的更是直接从N年前已经引进过的在电视台放烂了的译制片下手,理论上这
两个版权是不能混用的,当然进到我国来就由不得老外了。
  因此我国所谓正版DVD市场便出现这样的现象,无论是购买DVD机时的随机赠送,还是音像超市或者网上商店的正版销售,均是片
源稀少,佳片难觅,低成本的滥片当道,画质一看便是录像带的流毒产物。加之前几年VCD势头的惯性,许多DVD只是换汤不换药,竟
然以VCD做母盘,清晰度与色彩远远谈不上了。这种惯性也从外国影片延伸到了国产与港片上,一些著名音像公司(比如中凯之流)
代理的大部分DVD中文影片,比如《无间道》系列,画质极为不堪,不但失焦,而且色彩和对比度完全不对头,它居然还好意思在片
头写上防止盗版保护正版的声明,真是让人摇头。这样的正版如果予以保护,无疑是对消费者的侵害!!!
  跟着这种正版DVD倒霉的是一些电视和DVD机厂商,因为在电器商店中公开播放的必须是正版音像产品,严格说来,如此在公共场
合播放还需要再次得到版权者的授权才可以呢。于是六区国产DVD盘在电器商场肆虐开来,内容是小成本滥制作,画质是三级录像带
,简直就不堪入目,自毁前程。
  有人说D版有市场纯属价格原因,家电商巨无霸国美电器刮起正版音像风暴,当当网上书店也是超低DVD上市,其价格已经与盗版
持平甚至还低。可是,这样的所谓六区正版DVD你敢买吗?
   第五节 向“D版”致敬
  
  我想深谙此理的出版商也是痛苦的,看看所谓正版DVD有几人问津?一区DVD虽然画质好,但其十几到几十美元的价格非普通人所
能接受,而且严格说来,对于美国影业公司的DVD产品跨区购买也是一种盗版行为——比如说,被划为6区的中国大陆人,如果买了1
区的正版碟拿回中国大陆在家里看,也是一种盗版行为!
  正版大旗的背后掩藏着无可奈何的制约,口袋只有人民币的国人难道就享受不到高画质的DVD吗?
  于是,一些出版商尝试翻制买不起版权的电影,走上了D版的梁山之路。
  事实的真相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著名D版是正版商在“两条腿走路”。当然,D版的生力军仍然是个体游击队。随着打击盗版的
力度越来越打,一些过去比较知名的D版品牌,被抓的被抓,收手的收手,人间蒸发。许多正版D版双重身份的D商,终因近两年风声
太紧而收手。所以近年的品牌越来越少,出货量也越来越少,碟友收盘越来越困难。也许真有一天,风险与利润达到一定比例后,D
商们会消失殆尽。所以趁现在还可买到,能收就多收一点吧。
  与外国影片相比,国产影片的DVD效果更差(包括港片),许多出版商还在用录像带作为版权交接之载体。白衣在鄙视这种行为
的同时,只得对国产影片DVD在画质上采取宽容态度,差不离就收了,不可能像要求八大影业一样要求他们。难道国产影片没有可取
的了吗?也不尽然,近两年我国影片发行到国外时也学会捎带脚儿卖掉DVD版权(比如美国或者日本),人家做出DVD好版后再被我国
D商盗回,真个出口转内销,这使许多国产电影再度清晰起来,焕发青春。比如著名的《霸王别姬》、《活着》、《鬼子来了》等,
盗过来果然画质清晰很多,当然要将老版坚决洗掉了——这里面,白衣手中的极品,是张艺谋的《英雄》,从韩国盗回来的DVD,D版
尚要80元!八倍的价格,都让白衣有物有所值之感!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DVD是个大玩具
  
  很多人只是把DVD当作高清晰度的影音播放机器来看待。实际上,DVD的交互性和可玩性大大超过VCD,一张制作精良的DVD远远不
止让你看一部声画俱佳的电影那么简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DVD都能给我们提供些什么玩法。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讲起。   
   
  第一节 多音轨
  
  DVD格式的特性之一就是可以提供多条音轨(最多可以达到8条)。这个特性是很常用的,大部分DVD都会用到。在故事片中,一
般会用这个特性来提供多种语言的配音。美国发行的1区DVD,除了英语以外经常还会有西班牙语或法语的配音,香港的故事片也会有
国粤两种配音。DVD的多语言和VCD的双语言不同之处在于,VCD是利用立体声的两个声道播放两种语言,每种语言只有一个声道。而
DVD则每种语言都可以有多声道。比如美亚的《花样年华》就有国语DD2.0、国语DD5.1、粤语DD2.0、粤语DD5.1四个多声道音轨。
  另外,这个特性还可以用来提供DTS、Dolby Digital、PCM等不同格式的音轨。有些制作精良的发烧音乐碟,比如老鹰乐队的《
冰冻地狱》就同时具有DTS 5.1和PCM立体声音轨,这样不同的用户可以各取所需。注重音质的可以听PCM,注重环绕效果的可以听DTS

  多音轨的特性还可以衍生出一些特殊的应用。比较常见的有评论音轨和配乐音轨。评论音轨的英文是Audio Commentary,进行评
论的通常是导演,但演员、特技人员或是专业顾问等都可能出现在评论音轨中。这些牵涉到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的人员在影片播放的
过程中会配合画面介绍影片的构思、拍摄时的花絮、有关情节的背景知识等等内容,有时候也会给点情节上的提示,帮助大家理解电
影的内容。在华纳、哥伦比亚、环球、标准等公司出品的DVD中,评论音轨是很常见的配置。
  以前,观众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领会电影拍摄的意图和创作经过,但现在借助DVD的评论音轨,我们可以在观看电影的同时直
接从创作者口中了解到更多电影制作的幕后资讯。大多数的评论音轨都是导演挂帅,所以平时大家所指的评论音轨其实主要是导演评
论音轨。目前大多数带有评论音轨的DVD都是以英文为主,不过越来越多的“D版”DVD都给评论音轨配上了中文字幕,因此,大大方
便了我们观看。
  我们以《搏击会》特别版的四条评论音轨来举例看看:
  1、导演大卫·芬奇关于本片如何从一些意念、景象到最终制作成形的详细介绍;
  2、导演大卫·芬奇与片中一些演员重点在电影人物性格、特点等方面所作的评论;
  3、原著作者Chuck Palanhiuk和剧作者Jim Uhls对人物、角色行为动机方面的一些深入探讨;
  4、最后一条音轨收录的是其他的一些幕后人员包括摄影导演、服装设计师等关于制作方面的一些评论。
  你看,这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电影,是多么有用啊!
  配乐音轨的英文一般称为Isolated Music Score或Music Only Track,通常是一个只有配乐、没有对话和音效的音轨,听着音乐
再来重温一遍电影画面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燃情岁月》(1区版),看着如诗如画的西部风光,感受着荡气回肠的亲情
爱情,再配上壮阔优美的音乐,完全是另外一种享受。配乐音轨相对评论音轨来说要少得多。评论音轨和配乐音轨也完全可以做到一
起,有音乐的时候放音乐,没音乐的时候说评论。比如《黑客帝国》就有一条配乐/评论混合音轨。
  多音轨特性还有些较为少见的应用。比如《玩具总动员》(1区三碟收藏版)中有一条只有音效、没有配乐和对话的音轨。《终
结者2》(1区99年普通版)中有一条情节描述音轨,就是由评论员在对话的间隙简略描述情节发展,据说这主要是给盲人用的。
  
  第二节 多字幕
  
  DVD是可以提供多种字幕的。这样能让不同国家的观众借助字幕看懂原始配音的电影。储存在DVD上的字幕并不是文本文件,而是
图形文件,这样灵活性更大一点,也不会出现兼容性上的问题。绝大多数故事片的DVD都会提供一种以上的字幕供选择。从技术上来
说,DVD可以搭载多达32种不同的字幕,白衣听说过字幕最多的片子是《十诫》(4区版),居然有20种字幕之多!
  除了翻译演员的对话以外,字幕也可以有其他的用途。比如《深渊》(1区特别版)就提供了一个文字评论字幕,对影片的内容
提供了种种注解。《世界末日》(6区版)也提供了一个解释性的字幕,用来在屏幕上出现英文提示的时候显示相应的中文。
  字幕的一个最有趣的用法是用来配合评论音轨提供动画,这种用法经常被称作MST3K——Mystery Science Theatre 3000(神秘
科学影院3000)。在MST3K中,屏幕下方会显示评论员的轮廓(字幕是图形文件,所以既可以做成文字形状,也可以做成任何其他形
状),好像他们就坐在那里和你一起看电影一样。他们会随着情节的进展不断加以评论,还会配合所说的话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在
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画面上还会出现白圈提醒你。在《黑超特警组》(1区限定版)中就有这样一条动画评论字幕。
  
  第三节 多角度
  
  多角度也是一个DVD独有的特色。它是在同一段内容中设了几个“角度(Angle)”,可以让你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观看。不过
其实多角度并不一定是同一段情节的不同角度,它完全可以是互不相干的几段画面放在一起,只是借用多角度的格式而已。这在影片
花絮中有不少例子。比如1区《深渊》的花絮碟中有一段“Pseudopod Multi-Angle”,这一段共有四个角度,角度1是最终完成画面
,角度2是故事串联图板,角度3是原始拍摄画面,角度4则是粗加工后的画面。
  
  第四节 变形宽银幕
  
  关于变形宽银幕的基本概念可以单独写一篇长长的文章,在《白衣沥血九章》中,白衣用几乎整整第四章《DVD与电影的不了情
》来介绍相关的知识。因此,各位可以参见那一章节。
  
  第五节 随机菜单
  
  制作精良的DVD大都有着很炫的菜单。不过每次都看着同样的菜单也没什么新意。有些DVD设计了随机菜单,每次进去的时候看到
的菜单都可能不同。这方面做到了极致的当属《星战前传》(1区)。它有三套菜单。每次播放的时候随机进入其中的某个菜单。这
三套菜单以电影中的三个不同场景为主题,不但主菜单画面不同,连子菜单都是各自一套。令人叹为观止。《夺面解码》(2区)也
有一个比较隐蔽的随机菜单——确切地说是个过场动画。在主菜单选择Film以后播放正片之前出现的过场动画是随机的,至少有五六
种之多。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47

主题

341

回帖

1117

积分

精灵天使

Truelove99.org

Rank: 6Rank: 6

积分
11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无缝分支
  
  有些DVD可以让你选择播放“剧场版”还是“特别版”,这些DVD就使用了无缝分支技术。特别版一般是在剧场版的基础上增加了
一些内容。从用户的角度看,剧场版和特别版完全是两个独立的TITLE,实际上两者在播放同样的内容时调用的是VOB文件里相同的数
据,在播放加长内容时才另外调用数据。但是在播放过程中你是感觉不到任何停顿的,就好像碟上本来就储存了两套电影一样。1区
的《角斗士》、《独立日》、《深渊》等许多片子都可以选择两种版本,而《终结者2》(终极版)则可以选择三种版本:剧场版、
特别版和特别加长版。
  
  第七节 小白兔
  
  这个玩法的正式名称不知道应该叫什么。选了这个选项以后,在播放正片的过程中画面右下角有时会出现一个小白兔或别的什么
图案,这时按遥控器的Enter就可以进入一段相关知识的介绍。花絮放完以后又会回到正片继续播放。不同的碟片,这个功能的提示
方式并不一定,《红磨坊》(1区)里面是个小仙女,《007黑日危机》里面是把小手枪,玩法都跟小白兔类似。《地球战场》(1区
)里面是个奇怪的符号,不过这没有单独作为一个玩法列出来,而是在选评论音轨的时候就会出现。《少林足球》里面选加长版放映
会出现两种图案。出现黄色小球员的时候按Enter会进入制作花絮,出现白色小球员的时候按Enter会进入加长片段。《兵临城下》(
2区)做得更为精致,在花絮中选删节片段然后再播放正片,播放中会出现一个准星,按Enter以后准星旁边会出现“Loading”,然
后才进入删节片段……最近新线公司出了一系列Infinifilm(无限电影)DVD,也都采用了这样的制作方式,例如,Infinifilm版
《15分钟》会出现提示让你选择观看删节片段或制作花絮。
  
  第八节 增强播放方式
  
  这个方式实际上是无缝分支和小白兔玩法两者的结合,但因为做得实在太酷了,所以单独提出来说一下。在主菜单中选Enhanced
Viewing Mode以后再播放正片。到了特定的地方画面上就会出现一个画中画窗口,由制作人员向你解说拍摄情况,或是播放实拍时的
现场记录。这些画面就是利用无缝分支技术做出来的。有时候也会出现类似于前面所说小白兔的一个图案,按Enter以后也同样是放
一段幕后花絮。不过这里的做法还不完全一样。那些小白兔之类的实际上都是占用了一条字幕,而点击的焦点也是做在字幕里的。所
以只有在出白兔的时候按Enter才有用。而《人猿星球》的点击焦点则是做在正片中的,图案只是起个提示作用。也就是说,不管标
志出不出现,只要你在那个时间按Enter,就可以进幕后花絮。
  
  第九节 花絮
  
  很多DVD都附送了大量的花絮,比如电影制作特辑、预告片、删节片段、情节串联图板、NG镜头等。这些花絮可以让你彻底了解
整部电影的方方面面。很多在电影院里面看不到的内容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有很多“特别版”或“收藏版”DVD都单独制作了一整张
D9的花絮,其播放时间往往长达几个小时。
  
  第十节 彩蛋
  
  彩蛋(Easter Eggs)实际上是一些DVD上隐藏的内容,在正常的菜单中是看不到这些内容的,要用某些特殊的方法才能选出来。
前面所说的《终结者2》(终极版)的三个版本中,第三个特别加长版实际上就是个彩蛋。其他彩蛋的内容还包括一些制作花絮、删
节片段、搞笑画面、预告片等。《红磨坊》(1区)居然有15个彩蛋之多!
  有关花絮和彩蛋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在其他很多文章中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上面所说的这些玩法都是针对DVD机的,实际上DVD从制订标准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和计算机的交互性。只用DVD机不用电脑是
无法享受DVD的全部乐趣的。1区的很多DVD都有专门制作的DVD-ROM内容,在电脑上玩起来另是一番广阔天地。在想象力能够达到的地
方,其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http://hi.baidu.com/52software
Using technology for a  higher purpos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落岸天使论坛

GMT+8, 2024-11-23 22:46 , Processed in 0.1374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