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岸天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论坛,不要冷落了陌生人新人注册后在此报道,奖励20羽毛:)严肃处理违规灌水行为及处罚办法
参与论坛宣传活动,获得积分勋章奖励知羽艺匠及其他模板资源下载珍惜你的ID 珍惜你的名誉
查看: 1702|回复: 1

业余影像创作者所必修的编辑技巧

[复制链接]

51

主题

247

回帖

338

积分

水天使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发表于 2008-4-11 17: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业余影像创作者所必修的编辑技巧
3 D# M  }1 M. G& ~( u4 u8 d, s7 |$ h& m% P  L' E. t, T

$ `+ n1 U% j2 Q$ Z: p# c6 q* o- O/ R% [2 ?
  镜头画面怎么接,时间长度怎么定,影片怎么组织构成…下面就来谈谈业余影像创作者必须要知道的一些编辑技巧。
0 C3 x0 p+ _  ^( A! y# R; i* B编辑技术就是构成的技术
9 |1 c/ p& F" o, Q$ f; l+ Y! W, V& M: P3 S
  影像编辑并不是单纯的把不用的部份剪去,把要用的部份连接起来的单纯作业。编辑的目的是透过构成的技术,使影像的表现凸显新的意义。因此编辑是充满挑战而有趣的工作,也是一个很知性的谜题。同样的素材交由不同的人编辑,就有不同的结果产生。构成的表现正是作者能力的表现。编辑是”感性的技术”,而非”感性的魔术”。”感性的判断并非编辑的全部,它必须具备编辑的技术。$ ?; K( U8 q3 I: o" a+ g6 a

6 b  @3 d6 i( y0 M& M% I4 g- ^理想的编辑是使人感觉不到编辑的存在
" y6 l7 F+ |4 n4 M& h
5 n, }! P( B! d  好比我们观看一部影片,你觉得过程很顺畅,就像看一处连贯的风景般。这样的编辑就是理想的编辑。剪去不要的部份以后会产生不连贯的画面,如何把这些不相干画面巧妙平顺的衔接起来,这就是编辑的技术。很多时候我们用感性的眼光剪接影片,却无法编辑出顺畅的影片。
8 \8 B- O* \$ F  K4 D- P2 S& M' C- d& \- P
  编辑有它的基本原则,并非凭我们的直觉随性的剪接就能完成。剪接点cuting point会产生对立与融合的不同状况,也就是两个画面相接合时会有顺畅(融合)和异样感(对立)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造成异样感的原因又是什么?
* R1 }# l; r4 V. ^2 b) \2 E- g7 \4 @7 j+ P' X. d; `# ?
跳接
1 a; S; ]1 K: B5 q1 g% v- l! N# k" G2 L: D( E: ~6 e( h
  我们用一个人5秒钟步行的画面来想象,如果我们剪掉第2秒的30格,影像会如何变化?步行的人在第二秒时会突然向前跳,此时观赏影像的人就会有"异样感"。在一连贯的动作中,剪去衔接部份,产生跳动现象,这种剪接叫“跳接”(Jumping cut)。譬如,有一个人正把各种物品放入行李箱,在一连贯的动作中,如果使用跳接将会比不经修剪的原始**,不但节奏变快,而且会频频跳动。上面所举的例子,实际上已令人产生了异样感、当然无法流利自然的连接。所以如非为了持殊的目的和需要应尽量避免使用。
( V1 }" o7 \! O% Q$ l7 A% f1 {' d" W4 g+ o% X* H% Z. U: b% j6 [
编辑的基本NO.1
# T" k  ~# T' V
$ x6 L7 i4 q+ V" B3 i9 Z  为了使影像的流动避免产生不协调的异样感觉,编辑的基本首要原则是:不要用大小和位置不变的同一被摄体以卡接(cut in、cut out) 的方式来衔接。同一大小和位置不变的被摄体卡接,视觉上会产生连续性中断(不连续)的”跳接”现象。( O8 ^9 I& B: t

. ]. W! j7 W; e3 |+ R7 I" L  进一步的说,除非为了强调连续镜头之间关连性的强度,和表现某些特殊的意义。要使影像自然顺畅的流动,最好避免使用这一种剪接法。拍摄人走路的的镜头,我们通常不会采用抽格。但我们会不经意的以相似的的镜头衔接,在不知不觉中犯了跳接的错误。+ R9 v, k: Z3 E6 p6 n$ j& c# r
* N* j, t9 ]( |$ v. B3 _' a' a
  譬如我们拍摄八挂山大佛,摄影者拍摄了许多佛像的镜头,可是在剪辑时只选择了大小、位置类似的镜头相衔接,产生了不连续的感觉,影像呈微妙的连续跳动。
3 ~5 S# M  M+ I3 a% q8 l& T7 g* Q, {, ~$ W; X$ Y
解决跳接的对策
& R" P9 ]% z$ K# u$ g  z
! D$ L+ M5 D. `4 |: t. r  最单纯的对策是,首先把前镜头和后续镜头影像的大小差异加大。也就是近镜后接中景,中景后接长镜,长镜后接特写。不要使相同大小的影像连接在一起。这种大小不同的连续镜头,可以使“不连续感”和“不愉快的异样感”得以一举解除。
, }5 i7 a4 A: f  f$ l$ x! ^' |3 K; Y# [' R) R' o
  用最大的差异,明快的处理连续的镜头,使观赏者在许多镜头中感受到其中的连续性和顺畅感。人对“含糊的差异”有不愉快的感觉,对“明确的差异”较能接受。后者对编辑的节奏感和顺畅感具有很大的功用。
6 E: u- h! b3 W
* G/ d# Y/ I, z1 q( Q  如果因事实的需要,必须连续使用同一大小的影像时,前镜头和后续镜头之间可以加入“桥接镜头”(bridge cut)。也就是在两个相似的镜头中插入一个迥异于前后两个镜头的画面。正如字面上的含意,桥接镜头是要制造前后有关连的两个镜头的差异性。就像文章的句点一样,把两个相似的镜头分开。以八挂山大佛为例,前镜头是中景的大佛正面像,后续镜头是中景的45度像,这两个相似的镜头的连接产生了不自然的跳动。如果在两镜之间插入一个信徒拜拜的镜头,影片将变得较顺畅而富变化。
2 ~6 i* |& ]  L9 I4 |9 R* X4 x# ?/ L& [$ Z1 d: f# X; f
  在编辑的工作上有许多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之一是:从人类视觉特征的基本判断。如果能够具备充份的编辑知识,对摄影时镜头的运用和选择也有莫大的帮助。有了编辑的经验,在拍摄过程中对重要的被摄体选择不同的大小和位置来取镜。有了这些丰富的素材,编辑工作就额外的轻松顺手。编辑可以影响摄影,摄影也可影响编辑。
2 c3 A$ |0 k" O6 X
+ z: I- t$ ]! b) p# R信息量和画面长度的关系) d9 H) v* o2 R3 ?, A% x

* ^5 R7 x1 r& v  B  画面的时间长度和流畅性是具关连性的。如果每一个镜头的时间都一样长,节奏感完全一致,很多时会使观赏者感觉单调乏味。如果把连续画面的长度巧妙大胆的加以变化,就有较强的节奏感,使观赏者容易感受到。并非所有的画面都以机械式来制定长度。从来画面长度就有“适当最好”的说法。但到底多长才算适当呢?
' S& G7 S$ G2 v/ a1 _) N! ?
; o5 \5 y) r" t/ G) Y  以前,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影像编辑者,他们通常给你的回答是,画面能达成它的任务的时间就是“适当时间”。譬如我们拍摄从黄昏到夜晚的片断,此时必须有满月的画面。到底这个满月的画面要多长?或许是2秒,或3秒。如果没有特别要强调,通常都不会超过5秒吧。这个满月的画面是在表示夜晚的到来,对于传达此项讯息所需要的信息量的长度如果只需2秒或3秒就足够,那么这一段时间就是所谓的”画面能达成它的任务的时间。  f4 }, ^7 ?0 j7 U3 c

2 \3 y8 E  ]# c- w, a" T8 F# T  还有,在一般情况下,以固定画面影像的大小为例,近镜所需时间较短,长镜(广角)较长。这是以不同画面所提供的数据的数量的观点来说明的。近镜时数据数量少而明确,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接受信息的内容。长镜时数据数量多而复杂,观众要了解数据的内容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例如以近镜拍摄一个人家的姓名牌(日本人大多会在住家门前张挂“00家”的姓名牌)。这姓名牌只能告诉你这户人家的主人姓名,或是从姓名牌的状况判断房屋的新旧程度。1 q$ n, z7 B  R7 H2 t  ~1 Z
" y, K( d& _% L+ L/ p' y
  如果以广角镜拍摄,它所包括的数据量会增加,包括这个房屋的方位、面宽、结构、形式、邻家的状况等等都会传达给观众。当然,只拍摄姓名牌也许只要2秒,拍摄房屋全景则要3秒到5秒,如果把两者的时间对调,这个编辑的结果就会变得很奇怪。简单的说就是近镜时间短,长镜时间长。编辑的目的是要准确的传达信息,因此必须配合合理的“适当时间”。

0

主题

217

回帖

250

积分

水天使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08-9-5 0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专业,但不通俗、不易懂,需要慢慢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落岸天使论坛

GMT+8, 2024-11-25 12:58 , Processed in 0.1116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